第412章 中标(1 / 2)

叶怀民在评标委员会组建这件事上,始终保持着明确的边界感 —— 全程未插手人员选定,

完全交由国土局按规定流程操作,从专家库抽取相关领域专业人员组成评审团队。

他心里很清楚,既然没打算从这个项目里捞任何好处,就不该在细节上到处插手。

这样一来,后续项目推进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清晰追溯责任,一旦出现问题,该是谁的责任就追究谁,

监管起来也更直接、更顺畅,不会因自己的干预导致权责混乱。

至于白云集团,他已经在规则框架内给出了最大程度的政策倾斜,从规划配套要求到出让方式选择,再到评标标准设置,每一步都精准契合其优势。

若是这样还不能中标,那只能说明白云集团的综合实力确实有待提升,也该借此机会正视短板、好好打磨自身能力。

不过,相比项目本身,市委书记周明远的态度更让叶怀民琢磨不透。

城东地块开发这么大的项目,还有开发区转型升级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重大定位,

按常理来说,都该拿到市委常委会上充分讨论、集体决策,可这次却直接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定了下来。

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击桌面,暗自思忖:周书记这是真的不想插手市政府的具体工作,打算完全放权给张辉?

还是说,他早就预判到项目推进中可能存在风险,故意回避常委会讨论,万一后续出了问题,也能避免被牵连?

结合通州当前的财政状况和高新产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叶怀民更倾向于后者。

开发区转型升级风险不小,城东地块开发也牵扯诸多利益环节,周明远作为市委书记,不可能看不出其中的隐患。

这种情况下选择 “放权”,或许是一种稳妥的自保策略 —— 既不反对市政府的发展规划,又能在关键时刻与可能出现的问题撇清关系,进退皆有余地。

想到这里,叶怀民轻轻叹了口气。官场博弈向来复杂,每个人都在权衡利弊、规避风险。

自己能做的,就是守住底线,把手上的工作做扎实,确保城东地块项目按规则推进,尽量减少风险隐患,至于其他人的心思,只能多留个心眼,谨慎应对。

公示期一结束,多家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如期参与投标,现场竞争一度十分激烈。

最终,白云集团凭借完善的配套方案、扎实的本土业绩和合理报价,以 7 亿元的价格成功中标,评标委员会综合评分远超其他竞争对手。

叶怀民看到中标公示结果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感慨:

郑阳还是有点魄力的,没有辜负自己创造的有利条件,也没浪费这次机会。

这个城东商业综合体项目,不仅是白云集团拿下的首个大型商业开发项目,更将成为他们的标杆工程。

有了这个标杆项目打底,白云集团后续承接政府项目、拓展市场时,就能拿出实打实的业绩背书,竞争力会大幅提升,发展之路也会走得更顺。

这对通州本土国企的成长,对区域经济发展,都是件双赢的事。

孙超轻轻敲了敲门,推门进来汇报:“叶市长,白云集团的郑阳来了,想向您汇报工作。”

叶怀民抬了抬头,放下手中的文件:“让他进来吧。”

郑阳一进门,脸上就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快步走到沙发旁坐下,语气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