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慢火煎熬(1 / 2)

行业交流会带来的兴奋感,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过后,湖面复归平静,甚至因为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而愈发感到自身所在的湖水之浅。林凡团队明确了“免费+增值服务”和数据沉淀的新方向,但真正落地,却如同慢火煎熬,每一步都需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汗水。

战略调整的第一步,是推出“小店宝”免费基础版。

这意味着一段时间内,只有投入,没有直接收入。赵磊和孙浩花了大力气,将原有收费版的核心功能剥离、简化,确保免费版真正“能用、好用”,同时为未来的付费功能预留接口。林凡则带着重新印制的、突出“免费”字样的简陋宣传单,再次扎进批发市场和各处小店聚集区。

推广过程,比想象中更艰难。“免费”的招牌吸引了不少目光,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疑虑。

“免费?骗人的吧?后面肯定要收钱!”

“免费的东西最贵!是不是想套我的信息?”

“我用本子记挺好,不费那事!”

吃闭门羹是常态,冷嘲热讽也少不了。孙浩年轻气盛,几次差点跟人吵起来,被林凡死死拉住。“浩子,沉住气。信任需要时间,尤其是‘免费’,更需要时间证明诚意。”林凡一遍遍告诫自己,也告诫团队。他们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像播种一样,耐心讲解,帮忙安装,不厌其烦地培训,甚至帮一些年纪大的店主解决手机卡顿之类的小问题。他们卖的不仅是软件,更是一种姿态,一种承诺。

效果是缓慢显现的。免费版推出一个月后,用户数艰难地突破了一百。虽然大多是观望者,活跃度不高,但毕竟有了种子用户。偶尔,会有用户主动提出一些需求,或者反馈bug,这对团队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林凡让孙浩专门负责用户社群运营,在群里及时解答问题,收集反馈,营造一种“我们在一起改进”的氛围。

与此同时,针对那二十多家付费老用户的“增值服务”探索,也步履维艰。

林凡尝试性地向几家规模稍大的批发商户推荐了“库存深度分析报告”的付费模块,年费增加两百元。反应寥寥。大多数商户觉得,目前的功能够用了,多花两百块看几个“看不懂的图表”,不值。只有最初的小王和刘老板,出于支持,勉强购买了。增值服务的路,远比想象中漫长。

最让林凡感到无力的是“数据沉淀”的设想。 用户量小,数据维度单一,价值有限。而且,涉及商户敏感的进销存数据,如何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进行脱敏和分析,是个巨大的技术和伦理难题。李教授那边联系过一次,询问数据合作的初步想法,林凡只能如实相告:数据基础太薄弱,时机尚未成熟。

希望,像在浓雾中穿行,能看到远处灯塔的微光,但脚下的路依旧泥泞,每一步都踩得艰难。

经济的压力,并未因免费策略而缓解,反而更加严峻。

没有了新的收费收入,仅靠老用户的续费和维护“易管家”的微薄收入,现金流再次紧绷。铺面的租金、服务器费用、赵磊和孙浩的基本工资,像三座大山,压得林凡喘不过气。那笔老宅补偿款,再次被挪用以解燃眉之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林凡不敢告诉苏晚晴实情,只能自己硬扛着,夜里常为钱的事失眠,白天却要装出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

家庭的氛围,在这种持续的、看不见明朗前景的煎熬中,变得有些沉闷。

林凡回家越来越晚,即使早回,也常抱着手机,盯着用户社群的反馈,眉头紧锁。陪阿桂玩时,也常心不在焉。阿桂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变得有些安静,不再像以前那样缠着爸爸疯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