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通讯时,他才发现掌心全是汗,连麦克风的金属网罩都沾了点湿,他用袖口擦了擦,却越擦越花,最后只能放弃,任由汗渍留在上面,像个没擦干净的手印。
与此同时,路屿带着技术团队在 “济南舰” 的机房里展开 “清创”。
机房里飘着柴油的腥味(来自舰船的动力系统,昨晚动力舱的输油管有点渗漏,还没来得及修),混着硬盘过热的焦味,吸进肺里都发呛,温度计显示 32c——
比标准机房温度(25c)高了 7c,几台工业风扇正对着硬盘吹,发出呼呼的响,风里带着股塑料烤焦的味道。
他们拆了 12 台某型 GNSS 导航子系统的硬盘,路屿蹲在地上,膝盖顶着机箱边缘,牛仔裤都被蹭得沾了灰,裤腿上还粘了根机房地面的线头。
他用螺丝刀拧螺丝时,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偶尔会用袖口擦额头的汗 —— 那汗是急出来的,怕拆慢了,数据就被未知力量篡改了,上次某船的导航数据被篡改,差点撞上海岛。
在其中 3 台的缓存区,他们发现了 37 个异常数据包 —— 每个 1.2Kb,比正常军用数据包(0.5Kb)大了一倍多;
编码格式既不属于军用的 IL-Std-188(美军战术通信标准,常用于舰艇间数据传输),也不符合民用的 tcp\/Ip 协议,用常规解码器打开全是乱码,像天书。
用专用解码器 “昆仑” 打开后,里面的内容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近 24 小时内舰船的航向变化曲线(精确到 0.1 度,连某次为避开暗礁的 0.05 度微调都记着,那次微调是老张凭经验判断的,系统都没提示);
12 名船员的心率波动图(采样频率 1hz,能看到小王刚才紧张时 130 次 \/ 分的峰值,也能看到老张平稳时 70 次 \/ 分的基线,甚至能区分出谁在吃饭时心率变缓);
甚至还有陆衍之和路屿在指挥室的对话碎片(“它像回家一样” 这句话被完整记录,音频里还混着主屏的嗡鸣,背景噪音被完美过滤,连陆衍之说话时的咳嗽声都清晰可闻)。
“这些不是攻击程序,是观察日志。”
路屿把数据拷贝到防磁 U 盘中(该 U 盘符合国家三级保密标准,可抵御 8 微特斯拉(仅为地球磁场强度的万分之一,比医院的 RI 机房还低)。
路屿团队用金刚石刀具(硬度 hV,是世界上最硬的材料)划了下装置外壳,只留下一道浅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