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启动系统,扫描壁画的细节,全息界面显示出更多分析数据。“根据我的数据库,周穆王时期(约公元前10世纪)的献祭仪式有详细记载。例如,《周礼》中描述了‘祀天’和‘祭地’的仪式,活人献祭主要用于重大事件,如新王登基或战争胜利。但在这里,它被整合到长生协议中,说明西王母的权能超越了普通神只。张起灵,你说协议有条件,能具体说说吗?是不是和地脉或星象有关?”
张起灵缓步走近壁画,他的手指轻触铁面人的图案,仿佛在感应什么。“铁面人是关键。他不仅是侍卫,更是协议的见证者或执行者。在周朝传说中,姬昭一族世代守护长生秘密,但必须以面具遮蔽真容,象征与凡世的隔绝。”他转向我们,眼神凝重:“协议的条件可能包括:周穆王获得长生后,需定期献祭,以维持能量平衡。否则,长生之力会反噬。”他的话语简洁,却揭示了深层的逻辑,“类似案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比如,秦始皇追求长生,派遣徐福东渡求仙药,但最终因苛政和暴虐而失败;汉武帝也曾炼丹求仙,却导致社会动荡。长生协议往往涉及伦理的边界——神与人之间的交易,从来不是单向的。”
何甜甜插话道,她的声音带着好奇和不安:“那这些献祭的人是谁?是战俘还是自愿者?壁画上他们的表情好痛苦,让我觉得毛骨悚然。孙雪姐,你说西王母为什么非要人牲呢?难道没有其他替代品吗?比如动物或者宝物?”
孙雪叹了口气,解释道:“在古代观念中,生命是最珍贵的祭品,因为它代表了能量的终极形式。西王母作为昆仑山的主神,可能需求这种能量来维持神域或平衡天地。根据《山海经》的记述,西王母的领域有‘不死树’和‘瑶池’,但需要凡人的奉献来滋养。人牲通常来自战俘或奴隶,但也有自愿献身的例子,比如某些宗教仪式中的‘殉道者’。数据上,考古学家在周原遗址发现过祭祀坑,其中的人骨多伴随玉器和青铜器,证明献祭是当时贵族仪式的一部分。但在这里,它被赋予了长生的含义,说明协议可能是一种契约:周穆王以血祭换取永恒,而铁面人则确保契约的执行。”
我补充道:“不仅如此,协议可能还涉及地脉能量。我们在星盘推演中看到,地脉与星象相连,而长生药的力量或许源自这种天地交汇。张起灵,你觉得献祭是否与地脉波动有关?比如,在特定时间或地点进行献祭,以激活长生效果?”
张起灵微微颔首,他的目光依旧锁定在壁画上:“地脉是媒介。献祭的能量通过地脉传递,强化协议。但代价是永恒的——周穆王可能获得了长生,却背负了杀戮的业障。这解释了为什么后世传说中,周穆王的统治后期充满矛盾:他享国长久,但国内叛乱频发,或许正是协议的副作用。”他顿了顿,又指向壁画的一角:“看这里,西王母的手中似乎握着一卷帛书,可能记录了协议的详细条款。如果我们能解读它,或许能揭开更多秘密。在湖南马王堆汉墓中,出土过类似的帛书,记载了炼丹和长生术,但内容多为隐喻。”
何甜甜小声对孙雪说:“这听起来像那些奇幻小说里的恶魔契约,用灵魂交换力量。但这是真实的历史啊!张起灵和主角总能发现这些深层的东西,我真佩服他们。孙雪姐,你觉得我们如果找到那卷帛书,会不会也卷入这种协议?我有点害怕,但又忍不住想了解更多。”
孙雪苦笑了一下:“或许我们已经卷入了。‘终极’的力量可能就与这些古老协议相关。记住,长生不是终点,而是一种循环——献祭与赐予,就像自然界的平衡。我读过一些道教文献,比如《抱朴子》,其中提到‘长生久视之道’,但强调必须积德行善,否则反遭天谴。这里的协议却以血祭为基础,说明它可能偏离了正道。举个例子,在古埃及,法老们也会通过献祭来寻求永生,但多以动物或宝物为主,活人献祭较少见,这反映了不同文明的伦理差异。”
我们继续讨论着,壁画的细节在灯光下愈发清晰。我操作系统,调出周穆王时期的历史数据:“根据《史记》和出土青铜器铭文,周穆王在位55年,是西周最长寿的君王之一,但他的统治确实伴随多次战争和祭祀活动。例如,一次对犬戎的征伐后,他举行了盛大的献祭仪式,这可能就是为了履行协议。全息投影显示出更多资料:‘数据还显示,周朝后期,人祭逐渐减少,被动物祭取代,但长生协议的遗留可能影响了后世,比如春秋时期的方士们模仿这种模式,寻求不死药。在《战国策》中就有记载,某些诸侯为了长生,不惜以活人试验丹药。’”
张起灵总结道:“协议是双刃剑。长生带来权力,但也绑定责任。铁面人的存在,提醒我们代价永远存在。”他的话语让密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我们的呼吸声在回荡。何甜甜不安地搓着手,低声说:“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继续追查吗?我总觉得知道得越多,就越危险,就像打开潘多拉的盒子。”
孙雪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历史本身就是一面镜子,我们能从中学到教训。比如,明代皇帝朱厚熜沉迷炼丹,导致朝政腐败,这警示我们长生欲望的危害。但如果我们能揭开真相,或许能防止类似悲剧重演。”
突然,孙雪指向壁画边缘的一行铭文:“这里还有文字!是金文,内容大致是‘以血为盟,以魂为契,长生不老,永世相随’。这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推测。”我立即记录下这些文字,同时系统开始比对数据库:“这确实与我们在其他遗迹发现的契约文字风格一致。看来,长生协议不仅存在于周穆王时代,可能贯穿了整个古代史。例如,在四川三星堆的青铜器上,也发现过类似铭文,年代更早,说明这种观念可能源自更古老的文明。”
何甜甜好奇地问:“那这些协议有没有成功的例子?或者说,周穆王真的长生了吗?”张起灵摇头道:“传说终究是传说。历史记载中,周穆王晚年病逝,但他的长寿可能被神化。协议的本质不是肉体永生,而是权力的延续——通过血祭,王朝获得稳定,但代价是道德沦丧。这让我想起古罗马帝国,某些皇帝通过残酷仪式维持统治,最终导致崩溃。”
我们决定记录下这一切,作为后续探索的线索。长生协议不仅是一个神话故事,更是对人性、权力和伦理的深刻拷问。正如壁画所诉说的,永恒的诱惑背后,总是藏着血的代价。当我们离开密室时,青铜门在身后缓缓关闭,那些壁画上的场景仿佛在黑暗中继续诉说着千年来的秘密。何甜甜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轻声说:“但愿我们能找到平衡点,既不迷失于长生,也不畏惧真相。”张起灵淡淡回应:“真相往往藏在阴影中,但我们有光。”随着门扉合拢,密室的幽深渐渐远去,但协议的谜团,却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