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阵的力量逐渐减弱,周围的幻象开始消散,但我心中的波澜却难以平息。我强迫自己回到现实,环顾四周。团队成员们陆续从幻境中苏醒,有的面露恐惧,有的则显得疲惫。何甜甜揉着太阳穴,低声抱怨:这鬼阵法,差点让我看到自己变成老太太的样子,太吓人了!
龙渊和张起灵已经恢复了警戒状态,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也在幻阵中经历了各自的考验。张起灵罕见地主动开口:阵法核心在东北角,能量波动异常。龙渊点头:需要尽快破解,否则会再次触发。
我的目光最终落在姬昭身上。她站在不远处,背靠着石壁,脸色苍白如纸,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她的双手微微颤抖,紧握成拳,仿佛在极力压制内心的动荡。我悄悄走近,轻声问道:姬昭,你还好吗?刚才的幻阵似乎很强烈。
她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我没事,她低声说道,声音有些沙哑,只是有些疲惫。这幻阵比想象中更厉害,它挖掘了一些……不愉快的回忆。
我点点头,没有直接点破,但内心更加确信自己的猜测。是啊,幻阵总爱玩弄人的心智。孙雪之前提到过古老怨恨,我总觉得这阵法在故意放大那些东西。或许我们可以稍后聊聊,分享一些经历,互相支持。
姬昭勉强笑了笑,但那笑容中没有一丝暖意。谢谢,但我现在需要静一静。她转身走向角落,独自坐下,闭上双眼,仿佛在冥想。但我能感觉到,她的呼吸依然急促,额头的冷汗未干。显然,她也经历了类似的幻象折磨,甚至可能比我看到的更详细、更痛苦。
我站在原地,心中思绪万千。这段记忆碎片不仅揭示了姬昭的过去,也让我对幻阵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幻阵并非随机制造幻象,而是针对每个人的心结进行攻击。对我而言,它挖掘了我的恐惧;对姬昭,它则撕开了旧日的伤疤。这让我想起道家经典《云笈七签》中的论述:幻由心生,阵随念动。意思是,幻阵的力量源于被困者的内心,越是深藏的隐秘,越容易被放大。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的想法,我决定查阅一些资料。孙雪曾带来一批古籍,其中有一本《阵法溯源》,记载了各种古代阵法的原理。书中提到,某些高级幻阵能连接集体潜意识,甚至窥见他人的记忆。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我能捕捉到姬昭的过去——在阵法的影响下,我们的意识短暂交织,共享了片段。
回到营地后,我私下找到孙雪,将所见所闻告诉了她。孙雪听后,神色凝重地点头:这确实符合血脉诅咒的传说。据我所知,历史上类似事件不止一例。例如,在唐朝时期,有一支名为玄阴教的组织,专门抓捕特殊血脉者进行祭祀,以求长生。后来,这些血脉者的后代联合起来,发动了一场复仇,史称血月之乱。但怨恨并未消散,反而代代相传,影响了许多家族。
她顿了顿,从行囊中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翻到某一页:你看这里,我整理过相关数据。虽然正史记载有限,但野史和民间传说中,类似案例至少有数十起。比如《山海经》异闻录中提到,上古神族后裔常被凡人觊觎其血脉之力;而近代考古发现,一些古墓中的壁画也描绘了类似仪式。姬昭的家族可能就源自这样的背景。
我深吸一口气,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如果姬昭的怨恨与这些历史事件相关,那么我们的冒险不仅仅是为了破解幻阵,还可能卷入一场跨越时空的纷争。孙雪建议我谨慎处理,不要贸然揭开姬昭的伤疤,但也要做好准备,因为怨恨若得不到化解,可能会在关键时刻爆发,影响整个团队。
夜晚,营地篝火旁,我独自思考着这一切。姬昭的过去像一团迷雾,但通过这段记忆碎片,我看到了其中的线索。血脉、祭祀、长生——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悲剧的循环。而幻阵,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内心最黑暗的角落。
何甜甜凑过来,递给我一杯热茶:看你一脸严肃,还在想幻阵的事?我接过茶杯,苦笑道:不只是幻阵,还有姬昭。我觉得她背负的东西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何甜甜歪着头:你是说她的过去?我早就觉得她不对劲了,总是独来独往,好像心里藏着什么秘密。
这时,龙渊和张起灵也围坐过来。龙渊罕见地主动加入谈话:幻阵中的记忆往往反映真实。若姬昭的怨恨与血脉相关,我们需小心应对。张起灵沉默片刻,补充道:怨恨如刀,伤己伤人。他的话语简洁,却一针见血。
我点头赞同:所以我在想,我们是否应该找机会和姬昭谈谈?当然,不能太直接,免得刺激她。孙雪加入讨论:根据我的研究,这种世代相传的怨恨往往需要特定的仪式或契机才能化解。比如,《幽冥录》中记载,有些家族会通过血誓仪式来终结诅咒,但需要血脉继承者自愿面对过去。
我们讨论许久,最终决定在接下来的旅程中,多观察姬昭的反应,寻找合适的时机,以温和的方式支持她。幻阵已经完全消散,但它的影响却如影随形。姬昭的过去片段,不仅让我窥见了一个秘密,也让我意识到,在这个充满神秘的世界里,怨恨与救赎往往只有一线之隔。而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夜深了,篝火渐渐熄灭,星光洒落在营地上。我望着姬昭孤独的身影,心中暗下决心:无论她的过去多么黑暗,作为队友,我们都应该帮助她找到光明。毕竟,在这个险象环生的冒险中,信任与支持才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