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周穆王壁画(1 / 2)

当最后一缕迷雾在青铜阵眼中消散,我们终于突破了这座困住我们三天三夜的幻阵。青铜机关缓缓转动,一道隐藏的石门在我们面前开启,露出了尘封三千年的密室。

我的天...王胖子第一个惊呼出声,手中的强光手电在室内扫过,这简直是个时间胶囊。

密室内出奇地干燥,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矿物颜料混合的古老气息。四面墙壁上,色彩鲜艳的壁画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昨日才刚刚绘制完成。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壁画的保存完整度远超我们的想象,甚至连最细微的笔触都清晰可见。

这是周穆王时期的典型画风。我走近细看,手指虚抚过壁画表面,你们看这朱砂的运用,还有青金石的色泽,都与西周早期的颜料特征完全吻合。

张起灵默不作声地走到东面墙壁前,目光专注地扫视着壁画内容。我顺着他的视线望去,只见壁画以连环画的形式,详细描绘了周穆王西巡的壮阔场景。

第一幅画面中,周穆王乘着八骏驾驭的玉辇,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离开镐京。画师以精湛的技艺捕捉了仪仗队的恢弘气势,连马匹的肌肉线条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穆天子传》记载,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见西王母。我回忆着古籍中的记载,看来这些壁画正是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

随着我们沿着墙壁向前,壁画内容逐渐展开。第二幅画面描绘了周穆王穿越沙漠、翻越雪山的艰辛旅程。画中的人物面容疲惫却目光坚定,展现了古代帝王追求长生的执着。

你们看这里。姬昭突然指向第三幅壁画的一角,这些西域小国的进贡场景,与《竹书纪年》中的记载完全一致。

就在我们沉浸在对历史细节的考证中时,第四幅壁画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幅壁画占据了整面西墙,描绘的是周穆王与西王母在瑶池相会的传奇场景。西王母端坐在玉座之上,周穆王恭敬地行礼,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侍立在西王母身旁的一名女子。

这...这不可能。姬昭突然失态地后退一步,后背撞上了身后的石柱,发出沉闷的响声。

我们全都愣住了。壁画中的那名女子,虽然身着古老的服饰,梳着环髻,佩戴玉饰,但那五官轮廓、眉眼神情,竟然与姬昭惊人地相似。就像是同一个人穿越了时空,出现在三千年前的壁画上。

张起灵敏锐地转向姬昭,目光如炬:你认识画中之人?

姬昭强自镇定,但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颤抖:只是...惊讶于古人绘画的逼真程度。

我注意到她的双手在微微发抖,指节因用力而发白。这绝不是简单的惊讶,壁画显然触动了她内心深处的某根神经。

巧合,一定是巧合。王胖子试图打破这诡异的气氛,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长得像的人多了去了。

但张起灵显然不这么认为。他缓步走近壁画,修长的手指轻轻划过画中女子的面容:西周时期的肖像画讲究神似而非形似。画师特意捕捉这个女子的独特神态,说明她在当时必定是个重要人物。

我凑近仔细观察,发现壁画下方还有一行小字铭文。小心翼翼地拂去积尘,我辨认出这是西周金文:瑶池侍女,司长生之秘。

长生之秘...我喃喃自语,突然想起什么,急忙转向第五幅壁画。

这幅壁画更是令人震惊。画面中,西王母正在向周穆王传授着什么,而那名与姬昭相似的女子站立在一旁,手中捧着一个玉匣。壁画上方明确标注着:西王母授穆王以长生之术。

你们看这个玉匣的纹样。张起灵突然开口,声音依旧平静,但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我仔细看去,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玉匣上雕刻的云雷纹,与张起灵背上纹身的图案如出一辙。

《山海经》中记载,西王母掌不死之药。我回忆着相关的古籍记载,而张家的能力,据说就源自西王母一脉的传承。

姬昭的脸色更加苍白了:你是说...张家的特殊能力,与这壁画中的长生之秘有关?

不止如此。张起灵指向最后一幅壁画,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