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那次探险中,我回忆道,声音不自觉地带着后怕,我们检测到的负离子浓度比正常值高出三倍以上。而今天在棺材群附近,我注意到探测仪也显示了类似的异常。
孙雪的表情更加严肃:这正是我担心的。根据超自然研究协会的统计,类似案例中,怨恨实体的爆发概率高达70%以上。在云南那次,就是因为低估了怨恨的强度,导致整个探险队几乎全军覆没。她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型能量检测仪,你看,现在的读数已经超过安全阈值了。
我沉默了片刻,脑海中飞速运转。如果孙雪的感应是真的,那我们的处境就极其危险。姬昭表面上是我们团队的一员,但她可能是一颗定时炸弹。更可怕的是,我们对她真正的目的几乎一无所知。
在《山海经》的残篇中,孙雪继续说道,声音凝重,就记载过一个类似的故事:一个家族因被灭门,其后裔的灵魂会附着在仇敌的后代身上,直到复仇完成。姬昭对古楼机关的熟悉,可能不是靠学习,而是靠这种烙印的本能记忆。
这个解释让我豁然开朗。确实,姬昭在破解某些机关时展现出的能力,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学习范畴。记得在破解那个五行机关时,她几乎是闭着眼睛就完成了操作,当时我们还惊叹她的天赋,现在想来,那恐怕不是天赋那么简单。
这件事暂时不要声张。我最终嘱咐孙雪,声音坚定但带着谨慎,继续观察,但不要打草惊蛇。我们需要更多证据。
孙雪赞同地点头:我明白。我会用我的感知能力暗中监视她。不过,叶天,你得小心点——这种古老的怨恨往往伴随着强大的能量。我建议你把这个带在身上。她递给我一个用朱砂画着符咒的护身符,这是我师父留下的,能抵挡一些负面能量。
就在这时,一阵冷风吹过,篝火猛地摇曳了一下,火星四溅。我下意识地抬头望向远处的阴影——那里是棺材群的方向,黑暗中仿佛有无数的眼睛在窥视。隐约间,我似乎听到了一声极其轻微的叹息,但当我想仔细听时,却又什么都听不到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我压低声音,感觉喉咙有些发干,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孙雪思考片刻,说道:或许我们可以从古楼的历史入手,查查张家和姬氏家族的渊源。如果能有确凿的证据,比如文献或实物,就能更好地评估风险。我记得在古楼的东侧有一个藏书阁,明天我们可以去那里看看。
好主意。我点头,我记得在古楼的一个偏厅里,有一些残破的碑文,上面可能记录了相关事件。明天我们分头行动,你去藏书阁,我去偏厅。
另外,孙雪补充道,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我建议我们多留意姬昭的言行——比如,她是否对某些特定符号或物品有异常反应。在超心理学中,怨恨往往通过象征物显现,比如特定的图案或声音。如果我们能找到这些关键点,或许能先发制人。
我们的对话渐渐深入,从怨恨的本质讨论到应对策略。孙雪分享了她过去在一次西藏寺庙探险中的经历,那时她跟随一位老喇嘛学习过如何应对这种古老的负面能量。
那时候,我们团队的一个老喇嘛说过,怨恨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历史的伤痕。孙雪回忆道,眼神变得悠远,只有直面它,才能化解。但如果我们处理不当,它就会反噬。重要的是要保持内心的清明,不要被负面情绪影响。
我忍不住苦笑道:听起来像哲学课了。不过,现实是,我们得在保全团队的前提下行动。如果姬昭真的被古老的怨恨控制,我们必须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没错。孙雪压低声音,所以,我建议我们分头行动:你负责稳住团队,尤其是张明——他是张家的直系后裔,如果姬昭的怨恨针对张家,他可能成为首要目标。而我,则继续用感知跟踪姬昭的能量波动。我带了特制的能量标记粉,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撒在她经过的地方。
就在这时,我注意到远处的阴影似乎动了一下。定睛看去,却只见摇曳的树影,但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却挥之不去。
好了,先这样吧。我最终对孙雪说,回去休息,保持警惕。明天我们按计划行动,但要加倍小心。记住,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至少两人一组行动。
孙雪轻轻点头,转身融入夜色中。我独自坐在火堆旁,心中波澜起伏。古老的怨恨,百年的血仇,这一切仿佛一张大网,将我们牢牢困住。篝火的光芒在我的脸上跳跃,却驱不散心头的阴霾。
但我知道,在这个充满未知的古楼中,只有揭开真相,才能找到出路。夜色更深了,古楼的阴影在月光下伸展,像在低语着未完的故事。远处的山风呼啸而过,带来阵阵寒意,也带来了若有若无的哭泣声。
而在我没有察觉的远处,姬昭正静静站在一棵枯树后。月光偶尔透过云层,照亮她冰冷的眼神。她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
很快了...她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数百年的等待,终于要到头了。张家的血债,是时候偿还了。
她的目光扫过熟睡的队员们,最后停留在张明身上,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然后,她悄无声息地退入更深的黑暗之中,就像从未出现过一样。只有她站立过的地面上,留下了一个奇怪的印记——那是一个古老的符号,属于早已消亡的姬氏家族。
篝火仍在噼啪作响,但空气中的寒意似乎更重了。在这片被古老怨恨笼罩的土地上,一场跨越数百年的恩怨,正在悄然拉开序幕。而我们每个人,都已成为这场恩怨中的棋子,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谁也无法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