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摇头否决了这个建议:不行,巴乃村是我们的基地,也是最近的避难所。系统预测,这种能量波动若持续增强,可能在48小时内引发局部地震或异常天气。2020年西藏某寺院就发生过类似事件,异常能量聚集导致方圆五公里内出现持续雷暴。
孙雪深吸几口气,努力平复情绪:那个苏醒的东西...它在呼唤铃铛。我能感觉到,铃铛不仅是钥匙,还是某种古老契约的载体。古楼下的封印可能因为我们的取铃行动而松动了一部分。
龙渊眼神凝重如铁:看来,我们接下来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在剑道修行中,我们常说福祸相依,每一次收获都伴随着等价的考验。现在最重要的是保持警惕,调整状态,准备迎接硬仗。
为了缓解紧张气氛,我尝试用轻松的语气说:至少我们不是空手而归。这串铃铛说不定能帮我们与那个沟通,就像孙雪之前做的那样。记得2018年英国灵异协会处理的约克郡古堡事件吗?他们就是通过找到的古物与灵体建立了对话。
何甜甜苦笑着回应:希望如此。不过根据考古数据,古代封印一旦破损,修复难度极高。比如秦始皇陵的机关系统,根据《史记》记载和现代探测,一旦触发就几乎没有逆转的可能。
我们加快了下山的步伐,但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暮色渐深,山林中的阴影被拉得很长,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窥视。途中在一处相对平坦的空地休息时,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担忧。
龙渊率先开口,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沉稳:我的师父曾说过,世间万物皆有其,包括建筑和器物。古楼如果真有灵体苏醒,那它可能承载着建造者的意志和情感。在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就记载过古塔怨灵复仇的故事,这提醒我们要以敬畏之心对待历史遗迹。
孙雪靠在一棵古树的树干上,闭目养神片刻后轻声说:我能感受到那股愤怒中带着深深的悲伤。它不像纯粹的邪恶,更像是一个被遗忘的守护者,因为我们的闯入而惊醒。如果我们能理解它的诉求,或许能找到和平解决的方式。就像2021年日本阴阳师处理的京都古宅事件,那个灵体其实只是在守护一个古老的承诺。
我调出系统数据库,搜索着类似案例:在全球超自然事件档案中,有327个记录显示古老建筑中的灵体苏醒事件。例如苏格兰爱丁堡城堡的灰色女士传说,灵体常在封印松动时出现;日本青木原树海的自杀者怨灵,也常在特定气候条件下活跃。数据显示,75%的这类事件可以通过特定仪式或有效沟通化解。
何甜甜补充道:从考古学角度看,许多古文明都认为建筑具有生命。比如玛雅金字塔中的查克摩尔雕像,被认为能引导灵体能量;古埃及神庙的壁画也不仅仅是装饰,而是作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如果我们把古楼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或许需要重新审视它的建筑结构和象征意义。
我注意到一个细节,白芷突然插话,古楼的建筑格局很像我在民俗学资料里看到的镇魂阵。这种阵法通常需要特定的来开启或关闭,也许我们手中的铃铛就是关键。
随着讨论的深入,我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初步计划:返回巴乃后,立即召集村民,利用铃铛和孙雪的通灵能力尝试与古楼灵体建立沟通,同时准备必要的防御措施。但那份不祥的预感始终如影随形,系统的时间警示在不断提醒我们,剩余应对时间可能不足40小时。
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龙渊站起身,拍了拍衣角的尘土,师门典籍中记载,类似规模的灵体现世,往往伴随着天地异象。我建议回到村子后立即启动应急方案,包括疏散老弱妇孺,布置防护结界。
何甜甜点头附和:我同意。考古记录显示,南诏时期的祭司通常会在重要建筑周围设置防护区。我们可以参考这个思路,在村子外围布置一些防护措施。
最终,在夜幕完全降临前,我们抵达了巴乃村的外围。村庄里灯火通明,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寂静,连往常此起彼伏的狗吠声都消失了。站在村口,我们回望古楼方向,只见那片天空被一层暗红色的雾霭笼罩,偶尔有闪电在其中穿梭,却听不到雷声,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按下了静音键。
无论面对什么,我们都要一起扛过去。我坚定地说,行囊中的铃铛似乎感应到了我的决心,发出了一阵轻微的共鸣,那声音既像是鼓励,又像是警告。
带着这份沉重的预警,我们踏入了巴乃村。每个人心里都清楚,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古楼中苏醒的存在不会给我们太多准备时间,而我们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找到与千年灵体和平共处的方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夜色中的巴乃村,安静得让人心悸,仿佛暴风雨前的最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