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我的中医生涯之路 > 第224章 心是身体的国王

第224章 心是身体的国王(1 / 2)

亲爱的伙伴们,大家晚上好呀!今天晚上呢,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心是身体的国王,心瘀是百病之源。

你们知道吗?在中医的理论中,心可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哦!就像一个国家的国王一样,统领着五脏六腑呢。《黄帝内经》里也说过:“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心还有个特别厉害的称号,叫做“君主之官”。

心的重要生理功能可多啦,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主神志和主血脉、主汗。先来说说主神志吧,心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一个“小宇宙”,它掌控着我们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如果我们的心情愉悦、开朗,那么心这个“小宇宙”就会充满阳光,我们的身体也会跟着健康起来;但要是我们整天闷闷不乐、忧心忡忡的,那心这个“小宇宙”可就要“阴天”啦,身体也会容易生病哦。

再来说说主血脉吧,心主血,血行脉中,心和脉可是紧密相连的呢。脉就像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而心则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黄帝内经》里还说过:“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这是因为我们面部的血脉比较丰富,所以心气的盛衰,心与血脉的情况常常可以从我们面部的色泽反映出来哦。比如说,如果我们的脸色红润有光泽,那就说明我们的心气充足,血液循环良好;但要是脸色苍白或者发黄,那可能就是心气不足或者血液循环不畅啦。

所以呀,大家一定要好好照顾我们的“国王”——心哦!保持心情舒畅,多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呢!当一个人的心脏功能健全、血脉通畅时,他的面色必然会呈现出红润光泽的状态,看起来就像是被一层淡淡的红晕所笼罩,整个人显得容光焕发、精神饱满;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的功能出现了衰减、血脉变得空虚,那么他的面色就会变得苍白无华,甚至可能会出现面色发绀、青紫的情况,给人一种气色不佳、萎靡不振的感觉。

不仅如此,中医还认为心开窍于“舌”,也就是说心与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当心火旺盛时,除了会表现出口腔溃烂之外,还会导致舌头红肿、生疮、破溃等症状。此外,如果风痰阻滞了经络,使得舌体变得强硬、运动不灵活,那么这个人在说话时就会产生障碍,甚至可能会出现口吃等问题。同时,这种情况下还常常伴有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等小肠热证和证候,这就是所谓的“心移热于小肠”。

这是因为心与小肠通过经脉相互连接,构成了表里关系。它们之间的经脉相互沟通,气血也相互流通。所以,当心火过旺时,就会通过经脉传递到小肠,从而引起小肠的热证。

总之,心脏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只有心脏保持健康,才能使机体正常地发挥生理功能。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就如同一个国家的国王,是身体的最高统帅,主管着身体的各种大小事务。一旦心脏出现问题,整个身体就会像一个国家一样陷入动荡不安的状态,甚至可能会导致政权的更替,也就是身体出现各种严重的疾病。而当我们的内心出现问题时,身体自然也会随之受到影响,甚至可能会出现动摇、崩溃的情况,从而导致生命垂危。正因为如此,《黄帝内经》中才会提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以及“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

在人体的脏腑之中,心脏所处的位置最高,宛如国王端坐在高高的王位之上,统御着整个天下。它能够调控五脏系统,进而掌控全身的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例如,肺脏负责呼吸,脾脏负责运化,肝脏负责疏泄,肾脏负责封藏,胃负责受纳,小肠负责化物,大肠负责传导,膀胱负责贮尿与排尿,胆汁负责贮存与排泄,甚至连四肢的屈伸、眼睛视物、耳朵闻声等,无一不是在心脏的主宰之下进行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心脏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不仅如此,心脏还是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主宰,同时也主管着人体的精神、思维和意识活动。因此,情志活动实际上就是心主神志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的心病,自然就是指心主神明的功能出现异常所引发的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志病。

比如说,当我们遇到令人愉悦的好事时,内心会感到高兴。这种高兴的情绪其实就是心主神志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心脏在人体情志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遭遇苦难时,我们往往会感到悲痛万分;遇到不公之事,心中的怒火便会熊熊燃烧;而当我们陷入纠结的困境时,思虑也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这些不同的情志变化,虽然会对内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常情况下,这种影响并不会太大。

然而,如果心脏的功能出现异常,比如心瘀的情况,就会导致神志发生变化。这时,原本正常的情志会变得异常强烈且持久,给我们的精神带来极大的刺激。这种刺激会进一步扰乱相应脏腑的气血功能,使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引发瘀堵,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举个例子来说,当人们感到郁闷时,尤其是女性朋友们,很容易生气和郁闷。一旦遇到想不通的事情,就会在心里反复纠结,甚至连饭都吃不下,月经也会变得不规律。这种情况下,病根其实在肝脏,是由于肝气不舒所引起的。如果不及时进行疏导和解郁,病情就会逐渐加重,可能会出现胡言乱语、癫狂、嬉笑无常等症状。到了这个阶段,病根就已经转移到了心脏,因为心主神明,一旦神明失守,就会导致精神错乱。所以,此时应该注重养心安神。

此外,悲伤过度也会对肺部造成伤害。当我们伤心难过时,常常会哭得喘不过气来,这就是悲伤对肺部的影响。如果这种悲伤情绪得不到及时缓解,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肺部疾病的发生。严重的情况下,人可能会昏迷不醒,甚至引发脑瘀血,许多老年人就是因为遭受了悲伤的打击而导致脑瘀血。由此可见,每一种情志都有可能对心脏造成伤害,而这种伤害反过来又会加重五脏六腑的疾病。悲哀和忧愁会使人心动,心动则会导致五脏六腑都随之摇动,所以我们要预防心瘀,实际上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志,保持恬淡虚无、清闲安静的状态。

心脏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气的推动。如果情志过度,就会导致心气瘀堵。心气顺畅,那么做任何事情都会顺利;而心气瘀堵,则会处处受阻。只有心气旺盛,才能保证血液在血脉中正常运行,循环不息,为全身提供营养。一旦心脏失去对血脉的控制,心气不足,就会引发心血管系统的各种疾病,比如心律不齐、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等。当心气运行受到阻碍时,就会出现心慌、胸闷、心绞痛等症状,而且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受到影响。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等原因,很容易患上冠心病心绞痛,而这种疾病的最终病因就是心血瘀阻。

身心本是一体的,心脏出现问题,身体的各个部位肯定会受到影响。那么,有哪些心理问题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生理病变呢?比如说,经常生闷气的女士,由于情绪长期压抑,很容易导致子宫、卵巢和乳房等部位出现问题;而恐惧和忧虑等不良情绪,则会使男子长期处于性功能障碍的状态;脾气急躁的人,往往容易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精神紧张的人,常常会得胃溃疡。

为了了解自己的心脏功能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进行检查:

首先,观察舌头是否有溃疡。中医认为,舌头与心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如果溃疡长在舌头上,通常被认为是心脏有内火,或者是火毒所致。

其次,留意额头是否长痘。额头是心脏管辖的一个属地,当心火旺盛成为火毒时,这个属地也会像“沸腾”的开水一样,于是就会此起彼伏地出现很多痘痘。

3. 失眠和心悸常常相伴而来,让人倍感痛苦。心脏作为人体的核心器官,始终处于不停地工作状态。然而,当火毒在心脏内积聚且无法顺利排出时,睡眠质量便会受到严重影响,难以获得安稳的休息。

4. 胸闷或刺痛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心脏内的瘀血,宛如公路上的交通堵塞,使得血液流动受阻。较轻的情况下,可能只是感到胸闷不适;但若是瘀血较为严重,就会引发刺痛感,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