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651章 清朝(宫束班)雍亲王府。造府记

第651章 清朝(宫束班)雍亲王府。造府记(1 / 2)

第一幕:皇命天降,憨班受命

场景一:宫束班作坊 - 日

【京城城南,一间略显简陋的木工作坊,院中堆满木料、工具,锯末纷飞。陈大锤正光着膀子,拿着刨子刨一根金丝楠木梁,刨花卷曲落地,香气四溢。李二斧挥着巨斧砍一根原木,斧头落下,原木应声劈开,他得意地咧嘴笑。王三墨正对着一块木板雕花,手指灵活,花纹细腻,他皱着眉,时不时用尺子量一下,嘴里念叨“左边多了半毫,不行”。赵四尺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酒葫芦,一边喝酒,一边翻看《营造法式》,鲁班尺放在腿上。孙五灰蹲在墙角,用手揉捏着灰浆,反复掂量,嘴里“呃……呃……”地结巴着。周六钉在铁匠炉旁,挥着铁锤打铁钉,火星四溅,他嘴里骂骂咧咧“这破铁,得打三遍才够硬”。吴七彩正调漆,各色颜料摆了一地,她用手指蘸了点漆,抹在木板上,对着阳光看颜色。】

李二斧:(砍完一根原木,擦了擦汗)师父!您看这料,砍得直不直?我跟您说,这斧头下去,绝对没偏差!

陈大锤:(放下刨子,走到原木旁,用手摸了摸,又用鲁班尺量了量)还行,就是这边有点斜,再砍两斧,注意力道。

王三墨:(头也不抬)二师哥,你那眼睛是摆设吗?斜了半寸都看不出来,要是用这料立柱,房子得歪。

李二斧:(急了)你放屁!我明明砍得很直!师父都说还行,你瞎挑什么刺?

王三墨:(放下刻刀,站起身)师父是给你留面子,你自己看,鲁班尺量着,左边比右边短半寸,这叫还行?

李二斧:(拿起鲁班尺,量了半天,挠了挠头)咦?真短了半寸?不可能啊,我明明看着直的……

陈大锤:(瞪了李二斧一眼)干活别毛躁,木头是死的,人是活的,得用心看,用心量。三墨说得对,差一点都不行,这是盖房子,不是搭柴棚。

赵四尺:(喝了一口酒,慢悠悠地说)大锤啊,你也别骂二斧了,年轻人嘛,手脚快是好事,就是缺了点细心。咱们做匠人,手艺要精,心要细,不然盖出来的房子,住着不踏实。

吴七彩:(笑着说)赵叔,您又喝酒了?小心等会儿算尺寸又算错,上次您酒后算错了游廊的长度,害得我们多做了三根柱子。

赵四尺:(脸一红,放下酒葫芦)那不是喝多了嘛!醒了之后我不就改过来了?再说了,我这鲁班尺,认的是规矩,喝了酒也错不了根本。

周六钉:(拿着刚打好的铁钉走过来)师父,您看这铁钉,打了三遍,硬度绝对够,钉进木头里,保证拔不出来。

陈大锤:(拿起铁钉,看了看,又掰了掰)不错,六钉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房子能不能立住,铁钉也关键,不能马虎。

孙五灰:(走到陈大锤身边,手里拿着灰浆,结巴着说)师……师父,这……这灰浆,干……干湿刚好,砌……砌墙绝对牢。

陈大锤:(用手指蘸了点灰浆,尝了尝,点点头)嗯,五灰的灰浆,我放心。你虽然话少,但干活最实在。

【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越来越近,停在作坊门口。两个穿着官服的人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个随从,为首的是内务府的总管太监李德全,他穿着华丽的太监服,脸上带着傲慢的神情。】

李德全:(扫视了一圈作坊,皱了皱眉)谁是宫束班的班主陈大锤?

陈大锤:(连忙放下手里的工具,上前拱手)小人便是陈大锤,不知公公驾到,有失远迎。各位官爷,里面请,喝杯茶。

李德全:(摆了摆手,不进屋)不必了。奉皇上旨意,四阿哥胤禛即将封王,要在东城区雍和宫大街建造雍亲王府,经内务府筛选,决定由你宫束班承建此府。

【众人一听,都愣住了,李二斧张大了嘴,王三墨停下了手里的活,赵四尺一下子坐直了身子,酒也醒了大半,吴七彩眼睛亮了,周六钉握紧了手里的铁锤,孙五灰结巴得更厉害了。】

陈大锤:(激动得声音发抖)公……公公,您说的是真的?皇上让我们宫束班盖亲王府?

李德全:(冷笑一声)怎么?你还不信?这是内务府的文书,上面有皇上的朱批,你自己看。(示意随从递过文书)

陈大锤:(双手接过文书,小心翼翼地打开,虽然认的字不多,但能看到上面的朱红印章,他激动得浑身发抖)小人……小人领旨!谢皇上恩典!

李德全:(收起傲慢,语气严肃)陈大锤,你可听好了,雍亲王府是皇四子的府邸,规制森严,半点不能马虎。内务府会派专人监督,所有木料、砖瓦、颜料,都要用上等的,工期一年,逾期不候。要是出了半点差错,不仅你脑袋不保,你这宫束班的所有人,都得跟着遭殃。

陈大锤:(连忙磕头)小人明白!小人一定尽心尽力,按照规制建造,绝不辜负皇上的信任,绝不辜负四阿哥的期望!

李德全:(点点头)明白就好。三日后,你们宫束班全体匠人,到雍和宫大街的选址处集合,开工奠基。所需物料,会由内务府统一调配,有什么需求,可向监督官员禀报。(转身要走,又停下)对了,四阿哥对这府邸颇为重视,可能会亲自前来视察,你们都规矩点,不该问的别问,不该看的别看。

陈大锤:(再次磕头)小人谨记公公教诲!

【李德全带着随从离开,马蹄声远去。】

李二斧:(跳起来,激动地大喊)师父!我们要盖亲王府了!皇四子的亲王府!太厉害了!

王三墨:(也难掩激动,脸上露出笑容)终于能盖一座像样的房子了,以前盖的那些宅院,跟亲王府比,差远了。

赵四尺:(拿起酒葫芦,猛喝了一口,哈哈大笑)好!好!皇恩浩荡!咱们宫束班能有今天,全靠大锤你的手艺,靠兄弟们的本事!这亲王府,咱们一定盖得漂漂亮亮的,让皇上和四阿哥都满意!

吴七彩:(笑着说)以后我调的漆,要刷在亲王府的墙上,想想都觉得自豪。

周六钉:(挥舞着铁锤)我的铁钉,要钉在亲王府的梁柱上,保证百年不松!

孙五灰:(结巴着说)我……我的灰浆,要……要砌出最牢的墙!

陈大锤:(站起身,看着众人,眼神坚定)兄弟们,这是咱们宫束班的荣耀,也是咱们的考验。亲王府不是普通的房子,规矩多,要求高,半点不能出错。从今天起,咱们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手艺上不能有半点马虎,做事要守规矩,听指挥。我陈大锤向大家保证,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把这亲王府盖好,以后咱们宫束班,在京城木作行,就再也没人敢小瞧!

众人:(齐声大喊)齐心协力,盖好王府!

第二幕:选址奠基,初遇难题

场景三:雍亲王府工地 - 日(奠基后十日)

【工地已初见雏形,数十名匠人各司其职,夯土声、锯木声、打铁声交织在一起,尘土飞扬却井然有序。东边低洼处,孙五灰带着几名瓦匠正指挥劳工铺设三合土,层层夯实,已经垫起近三尺高。陈大锤拿着刨子,正在打磨一根楠木立柱,李二斧在一旁帮忙扶着木料,额头上满是汗水。】

李二斧:(喘着气)师父,这三合土垫五尺也太费劲儿了,劳工们都快扛不住了,要不咱们跟张大人说说,少垫个半尺?

陈大锤:(头也不抬,手里的刨子不停)胡说!四阿哥亲口吩咐的五尺,差一分都不行。五灰,你过来看看,这层土夯实了没有?

孙五灰:(连忙跑过来,趴在三合土上,用手捶了捶,又用脚跺了跺,结巴着说)师……师父,夯……夯实了,再……再铺两层,就……就够五尺了。

王三墨:(提着工具箱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把雕花凿)师父,前厅的立柱雕花图样我画好了,您看看合不合规矩。(递过一张草图,上面画着缠枝莲纹,线条工整)

陈大锤:(放下刨子,接过草图,仔细看了看)缠枝莲纹寓意吉祥,符合亲王规制,挺好。就是这花瓣的弧度,再圆润些,别太尖锐,显得沉敛些。

王三墨:(点点头,掏出炭笔在草图上修改)明白,我这就调整。对了,赵叔刚才说,后寝的梁柱尺寸有点出入,让您过去看看。

【陈大锤刚要走,赵四尺醉醺醺地提着酒葫芦跑过来,脸上带着焦急之色,鲁班尺歪歪扭扭地挂在腰间。】

赵四尺:(舌头打卷)大……大锤!坏了!出大事了!后寝那根主梁,内务府送来的木料……木料短了三寸!

陈大锤:(脸色一沉)什么?短了三寸?你再量量!是不是你又喝多了量错了?

赵四尺:(急得跺脚,酒意醒了大半)我……我量了三遍!醒着量的!那根金丝楠木梁,本该三丈二尺,现在只有三丈一尺九寸,确实短了三寸!

陈大锤:(眉头紧锁)怎么会这样?内务府调运的物料,怎么会短尺寸?走,去看看!

【众人赶到后寝施工处,一根粗壮的金丝楠木梁横放在支架上,几名木工正围着发愁。张大人也闻讯赶来,脸色铁青。】

张大人:(指着木料,对着陈大锤怒吼)陈大锤!你怎么回事?这主梁尺寸不符,要是耽误了工期,你担待得起吗?

陈大锤:(走到木料旁,拿起鲁班尺亲自丈量,果然短了三寸,他沉声道)张大人,这木料是内务府送来的,我们只是接收使用,尺寸不符,并非我们的过错。

张大人:(气冲冲地说)不是你们的过错难道是我的过错?我不管是谁的错,三日内,必须找到合适的木料替换!否则,我唯你是问!

赵四尺:(低声说)大锤,金丝楠木本就稀缺,内务府都未必有存货,三日内哪里找去?要不……咱们把梁的两端削薄点,凑合用?

李二斧:(连忙附和)对啊师父!就短三寸,削薄点看不出来的,总比耽误工期强。

陈大锤:(瞪了他们一眼)胡说!主梁是房子的骨架,短一寸都不行,削薄了更是隐患!房子要立百年,不能有半点将就!木头不会骗人,手艺更不能掺假!

王三墨:(沉思片刻)师父,要不咱们用榫卯结构弥补?把梁的接口处做成交叠榫,既不影响承重,又能补上这三寸的缺口,就是工艺复杂点。

陈大锤:(眼睛一亮)重叠榫?倒是个办法。三墨,你能做吗?

王三墨:(点点头)能是能,但需要精雕细琢,至少得两天时间,而且对木料的纹理要求极高,不能有半点差错。

吴七彩:(也凑过来)师父,我可以在接口处刷漆时做些修饰,用花纹掩盖接缝,保证看不出痕迹。

周六钉:(拍着胸脯)我来打加固铁箍,套在接口处,保证坚不可摧!

陈大锤:(看着众人,眼神坚定)好!就这么办!三墨,你负责做重叠榫,务必精细;六钉,你打造铁箍,用料要足;七彩,后续修饰就交给你;其他人,正常施工,不得耽误!张大人,三日内,我必让这根 主梁稳稳当当立起来!

张大人:(脸色稍缓)好!我就信你一次!三日内要是办不好,咱们谁都别想好过!

【张大人拂袖而去,陈大锤看着众人,重重叹了口气。】

赵四尺:(愧疚地说)大锤,都怪我,要是我当初接收物料时再仔细量一遍,就不会出这岔子了。

陈大锤:(拍了拍他的肩膀)四哥,事已至此,别自责了。咱们是匠人,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只要手艺在,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第三幕:暗廊玄机,匠心暗守

场景四:后寝密室施工处 - 夜

【夜色深沉,工地大部分匠人都已休息,只有后寝一角还亮着几盏油灯。赵四尺、陈大锤、王三墨三人围着一张图纸,低声商议。图纸上标注着密室和暗廊的位置,连接着后寝的书房和花园的假山。】

赵四尺:(指着图纸)按照张廷玉先生给的要求,密室要藏在书房的书架后面,暗廊从密室延伸到假山,入口要用机关控制,不能让人轻易发现。

王三墨:(皱着眉)机关倒是不难做,用木销和弹簧配合就行,但暗廊的通道狭窄,承重是个问题,而且要隐蔽,不能破坏外墙的整体结构。

陈大锤:(沉思道)暗廊的墙壁用空心砖,既轻便又隔音,砖缝里填充糯米灰浆,保证牢固。通道顶部用拱形结构,分散压力。书架后面的机关,要做得巧妙,看起来就是普通的书架,只有触动特定的书脊,木销才会缩回,书架才能移动。

赵四尺:(点点头)这个办法好。不过,四阿哥要这些密室和暗廊做什么?总觉得不太寻常。

陈大锤:(看了他一眼)不该问的别问,咱们是匠人,只管把活做好,保证密室牢固、隐蔽,符合要求就行。其他的事,与咱们无关。

【这时,远处传来脚步声,胤禛和张廷玉带着两名随从,借着夜色悄悄走来。三人连忙起身行礼。】

胤禛:(摆摆手,语气平淡)不必多礼,密室和暗廊的设计,商议得如何了?

陈大锤:(躬身回道)回阿哥,已经商议妥当,暗廊用空心砖和拱形结构,密室入口设在书架后面,用机关控制,既隐蔽又牢固。

胤禛:(走近图纸,仔细看了看)机关如何设计?

王三墨:(上前一步,指着图纸上的机关部分)回阿哥,书架底部装有滑轨,侧面设有木销,书脊上暗藏按钮,只要按下第三排左数第七本书的按钮,木销缩回,书架便可向侧面移动,露出密室入口。

胤禛:(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不错,很巧妙。本王要求,这机关只能由特定的人打开,不能被外人轻易破解。

王三墨:(回道)阿哥放心,按钮的力度和角度都有讲究,轻了按不动,重了会损坏按钮,而且只有那一本书的位置能触发机关,其他书脊都是实心的,无法触动。

胤禛:(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还有,暗廊的地面要铺防滑砖,墙壁上要预留通风口,保证里面空气流通。密室要设置暗格,用于存放物品。

陈大锤:(连忙记下)小人明白,这就安排人修改设计,明日便开始施工。

胤禛:(看着陈大锤,语气严肃)陈班主,这些密室和暗廊,事关重大,除了你们三人,不得让其他人知晓。施工时,要选心腹匠人,避开众人耳目,若是走漏了风声,后果自负。

陈大锤:(躬身)小人谨记阿哥教诲!绝不泄露半句!

【胤禛又叮嘱了几句,便带着张廷玉悄然离去。】

赵四尺:(看着他们的背影,低声说)大锤,这四阿哥心思深沉,这些密室暗廊,怕是用来做不寻常之事的。咱们卷入其中,会不会有危险?

陈大锤:(沉默片刻,缓缓道)咱们是匠人,手艺人凭本事吃饭,不问政事,不涉权谋。只要咱们守好本分,把活做好,不泄露秘密,就不会有危险。木头是死的,人心是活的,但手艺不会背叛咱们。

场景五:工地食堂 - 日

【正午时分,匠人们聚集在临时搭建的食堂吃饭,窝头、咸菜、小米粥,简单却管饱。李二斧捧着一个大窝头,狼吞虎咽,孙五灰坐在他旁边,慢慢吃着,时不时喝一口粥。】

李二斧:(含糊不清地说)五灰,你说咱们班主是不是太死心眼了?那主梁短三寸,削薄点不就完了,非要费那么大劲做什么重叠榫,累得三师弟两天两夜没合眼。

孙五灰:(结巴着说)师……师父说得对,木……木头要牢,房……房子才能立百年,不……不能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