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650章 恭王府建造传奇:憨匠们的清宫岁月

第650章 恭王府建造传奇:憨匠们的清宫岁月(1 / 2)

第一幕:宫束班集结

**

时间:清晨

地点:京城工坊

画面:京城的古老工坊里,金色的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满是木屑与工具的地面上。宫束班的成员们还在睡梦中,就被工头那如洪钟般的声音给硬生生扯了起来。

工头(扯着嗓子,满脸焦急):“都别睡了!赶紧起来集合!今天可是要去参与恭王府的建造,这可是天大的事儿,谁都不许掉链子!”

大力(睡眼惺忪,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这就起,这就起。能参与恭王府的建造,咱可真是有福气啊。” 说着,他迅速地套上那件打着补丁却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

小耗子(机灵地从床上蹦起来,眼睛滴溜溜一转):“是啊是啊,听说恭王府那可是气派得很,建成之后,咱的名声说不定也能跟着响当当啦!” 边说边麻利地整理着自己的小包袱,里面装着他视若珍宝的几样小工具。

老工匠老张(不紧不慢地起身,手里还拿着他那不离身的烟袋锅子,深吸一口,缓缓吐出烟雾):“这恭王府可是给皇室贵胄住的地方,建造起来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道工序都得做到极致,可别丢了咱工匠的脸。”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工艺的执着与敬畏。

众人一边收拾着,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有的说听说恭王府的建筑材料都是从各地精选而来,珍贵无比;有的则担心自己的手艺不够精湛,万一出了差错可如何是好。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毕竟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既能展示自己的手艺,又能为这座将见证历史的府邸贡献一份力量。

工头(再次催促,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动作快点!一会儿内务府的人就要来检查了,要是出了岔子,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在工头的催促声中,宫束班的成员们迅速整理好行装,怀着忐忑又兴奋的心情,在工坊的院子里整齐地站成一排,等待着内务府官员的到来,即将开启他们在恭王府的建造之旅 。

第二幕:初入王府

时间:上午

地点:恭王府工地

画面:宫束班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恭王府工地。一踏入工地,一幅宏伟壮观的建筑规划图便映入众人眼帘,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个建筑的位置、布局和尺寸,仿佛是一幅即将展开的历史画卷。

众人(纷纷发出惊叹声,脸上写满了震撼):“乖乖,这恭王府可真大啊,光看这图纸,都让人觉得眼花缭乱的。”

大力(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张得老大,忍不住用手比划着):“这得花多少功夫才能建好啊,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工程。”

小耗子(兴奋地在图纸前跳来跳去,手指着一处处建筑,嘴里念叨着):“看,这是府邸的大门,这是正殿,还有这花园,以后肯定漂亮极了。”

就在众人惊叹不已的时候,监工一脸严肃地走了过来。他身着一身整洁的官府,眼神犀利,不怒自威。

监工(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且严肃):“都听好了!这恭王府可是当今圣上极为重视的工程,关系重大。你们的任务就是按照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不得有丝毫差错。工期紧迫,务必按时按质完成,要是出了问题,你们可都担待不起!”

众人(连忙收起脸上的笑容,挺直腰杆,齐声应道):“是,谨遵监工大人吩咐!”

随后,大家按照安排领取了各自的工具。有沉重的斧头,刃口锋利,泛着寒光;有长长的锯子,锯齿整齐排列,仿佛在等待着切割木材的那一刻;还有各种尺寸的凿子,尖锐的头部能在砖石上刻下岁月的痕迹 。

领取完工具,大家便迅速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有的开始清理场地,将堆积在地上的杂物、石块一一搬走,为后续的施工腾出空间;有的则负责搬运材料,沉重的木材、巨大的石块,在他们的肩头仿佛有了生命,被一步步运往指定地点。

大力(急于表现自己,扛起一块巨大的石材就大步向前走,嘴里还喊着):“看我的,这点重量算什么!”

然而,由于他走得太急,脚下一滑,身体瞬间失去平衡,石材眼看就要砸到地上。周围的人都吓得脸色苍白,发出一阵惊呼。

老张(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过去,用力扶住大力和即将掉落的石材,大声呵斥道):“大力,你这毛头小子,做事能不能稳重点!这要是砸坏了材料,耽误了工期,你我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大力(满脸羞愧,低着头,小声说道):“张叔,我错了,我太莽撞了,下次一定注意。”

经过这次小插曲,大家更加谨慎起来,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再出什么差错。工地之上,一片忙碌的景象,人们的汗水不停地流淌,滴落在这片即将见证历史的土地上,宫束班的成员们也正式开启了他们在恭王府的建造篇章 。

第三幕:技艺难题

时间:下午

地点:工地木工房

画面:木工房里,巨大的原木被整齐地码放在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木材香气。阳光透过狭小的窗户,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光柱中无数细小的木屑在肆意飞舞,仿佛是一群灵动的舞者。宫束班的成员们正围在一堆木材前,专注地制作着工艺门。这工艺门可不简单,上面的榫卯结构极为复杂,每一个榫头和榫眼都像是蕴含着古老的智慧,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

大力(憋红了脸,额头布满汗珠,双手紧紧握着凿子,使劲地凿着榫眼,可那榫眼却怎么也凿不规整,忍不住抱怨道):“这榫卯结构也太难了,我试了好几次,都弄不好,这可怎么办啊?”

小耗子(停下手中的动作,挠了挠头,眼睛眨了眨,若有所思地说道):“我看咱们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把这个榫头的角度稍微调整一下,说不定就能和榫眼完美契合了。”

然而,小耗子的建议刚一出口,就引来了部分人的质疑。

工匠甲(皱着眉头,满脸怀疑地看着小耗子,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你这小毛孩,懂什么呀!这传统的榫卯结构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哪能说改就改,要是出了问题,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工匠乙(也随声附和道):“就是就是,别瞎出主意,咱们还是按照老方法来吧,虽然慢了点,但总归是保险的。”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的时候,老张缓缓地走了过来。他的眼神中透着沉稳与睿智,仿佛一切难题在他眼中都能迎刃而解。

老张(不紧不慢地放下手中的工具,清了清嗓子,语重心长地说道):“大家都别吵了,小耗子的想法虽然有些大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咱们做工匠的,固然要尊重传统,但也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规。现在这传统的方法行不通,咱们不妨就试试小耗子的建议,说不定能找到新的突破口呢。”

听了老张的话,众人都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大力率先打破了沉默。

大力(憨厚地笑了笑,挠了挠头,说道):“张叔说得对,咱们不能被老方法给困住了。我觉得可以试试小耗子的主意,大不了再重新做一次呗。”

在老张的组织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认真地讨论各种方案的利弊。有的人拿出纸笔,在上面写写画画,计算着榫头和榫眼的尺寸;有的人则拿着木材模型,反复地比划着,试图找到最佳的连接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