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知府:(见状问道)怎么回事?吵什么呢?
陈师爷:(连忙上前)周知府,徐先生他们固执己见,不肯按照您的要求更换门窗样式,说什么影响风水。
徐善继:(拱手)周知府,文庙的核心是“教化”,而非“气派”。门窗选用普通松木即可,样式简洁大方,既符合风水格局,又能彰显文庙的庄重。且松木质地温润,利于“气脉流通”,更能滋养文脉。至于雕花,只需在门窗边角做简单的云纹装饰,既不繁复,又能体现工艺之美。
徐善述:(补充道)周知府,我们已经设计了门窗的样式,您看一下。(递上图纸)这些云纹装饰,既符合“祥云聚气”的风水寓意,又不会遮挡气口,加工起来也相对简单,王大锤能保证工艺精度。
王大锤:(点头)周知府,我能保证门窗的尺寸误差不超过一分,云纹雕刻精准无误,绝对符合风水工艺要求。
【周知府接过图纸,仔细查看,又看了看施工现场的梁柱和斗拱,神色逐渐缓和。】
周知府:(沉吟片刻)徐先生说得有道理,文庙确实应以庄重简洁为重。就按你们的方案来,门窗选用松木,边角做云纹装饰,务必保证工艺质量。
陈师爷:(脸色难看,却不敢反驳)是,周知府。
【陈师爷悻悻离去,徐善述兴奋地拍了拍王大锤的肩膀,赵老栓松了口气,李狗蛋则做了个鬼脸。徐善继望着施工现场,
第四折:疑云再起辨真伪,憨货妙手解危机
场景七:文庙施工现场 - 夜
【夜色渐浓,施工现场只剩下几盏油灯摇曳,徐善继仍在大殿内核对梁柱的风水方位,徐善述趴在一旁的木桌上打盹,王大锤在角落打磨最后一批门窗构件,李狗蛋则提着油灯四处巡逻。】
徐善继:(喃喃自语)大殿中轴线应与子午线精准重合,偏差不得超过半寸……善述,你再去量一下东侧第三根梁柱的间距。
徐善述:(揉着眼睛起身)哥,都量第八遍了,差不了!你这股认死理的劲儿,真是比赵掌班还执着。
【徐善述拿起鲁班尺刚要迈步,突然脚下一绊,油灯摔在地上,火焰瞬间点燃了旁边堆放的木屑。】
李狗蛋:(大喊)着火了!快来人啊!
【王大锤闻声立刻起身,抓起旁边的水桶就往火上泼,徐善继和徐善述也赶紧帮忙扑火。好在火势不大,很快被扑灭,但东侧一根刚安装好的木梁被熏黑了一块,表面还裂开了一道细小的缝隙。】
赵老栓:(被惊醒,连滚带爬跑过来)怎……怎么了?着火了?木梁没事吧?这要是被周知府知道了,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徐善继:(抚摸着木梁上的裂缝,眉头紧锁)木梁被火烤后失水收缩,出现了细纹,虽然不影响承重,但从风水角度看,“梁有裂痕”主“文脉受损”,恐对泉州府的科举运势不利。
徐善述:(着急)那怎么办?这木梁是好不容易才找到的合规格木料,重新换一根至少要半个月,文庙工期可耽误不起!
王大锤:(蹲在木梁旁,仔细查看裂缝)这裂缝不深,我能不能用木胶混合糯米灰浆填补,再用同纹理的木片镶嵌,打磨平整后,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
徐善继:(沉思片刻)工艺上可行,但风水上还需化解。木梁属“阳”,火焰属“火”,“阳火灼木”,需用“阴水”调和。明日你在填补裂缝前,取清晨的露水调和糯米灰浆,再在梁上雕刻一枚“坎卦”图腾,坎为水,可中和火性,化解“文脉受损”之兆。
赵老栓:(连连点头)还是徐先生有办法!坎卦!祖上传的风水图谱里提过,这可是“镇火聚气”的好东西!
李狗蛋:(兴奋)我明天一早去采集露水!保证是最早的晨露,一滴都不浪费!
【众人分工明确,连夜清理火灾现场,只待明日补救木梁。谁也没注意,黑暗中,一个身影在墙角窥探,正是心怀不满的陈师爷。】
场景八:文庙施工现场 - 次日晨
【天刚蒙蒙亮,李狗蛋就提着装满晨露的陶罐回来,王大锤早已备好木胶、糯米灰浆和雕刻工具。徐善继亲自指导王大锤调和灰浆,徐善述则在木梁上勾勒坎卦图腾的轮廓。】
赵老栓:(站在一旁,紧张地张望)徐先生,这样真的能行吗?要是周知府看出破绽……
徐善继:(笃定)只要工艺精准,风水调和,自然天衣无缝。堪舆之学,本就是“顺势而为,化弊为利”,而非墨守成规。
【王大锤按照徐善述勾勒的轮廓,小心翼翼地雕刻坎卦图腾,他的手虽然粗壮,却异常灵活,每一刀都精准无误。随后,他用晨露调和的灰浆填补裂缝,再镶嵌木片,最后用砂纸打磨平整。待完工后,木梁上的裂缝和熏黑痕迹完全消失,坎卦图腾与木梁纹理浑然一体,仿佛天生就存在一般。】
就在此时,周知府带着陈师爷和几位泉州府的乡绅前来视察。陈师爷一眼就看到了木梁上的坎卦图腾,立刻面露喜色,上前一步指着木梁说道:“周知府,您看!他们竟然在文庙的木梁上雕刻异端图腾,这分明是亵渎圣贤,破坏风水!”
乡绅们闻言,纷纷围了过去,面露疑色。赵老栓吓得脸色发白,李狗蛋也躲到了王大锤身后。
徐善继:(从容上前)周知府,乡绅们,此非异端图腾,乃是坎卦。昨日深夜,施工现场不慎失火,此梁被火灼伤,出现裂缝。坎为水,雕刻此卦,意在“以水镇火,化险为夷”,既修补了木梁的损伤,又能调和风水,守护文脉。
徐善述:(补充道)我们用晨露调和糯米灰浆修补裂缝,晨露乃天地之灵气所聚,糯米灰浆则是古法工艺,坚固耐用,再加上坎卦的风水寓意,此梁不仅恢复如初,反而比之前更具“聚气”之效。
王大锤:(上前一步,指着木梁)周知府,您可以摸摸看,这木梁修补之处与其他地方手感一致,工艺误差不超过一毫,绝对不影响使用。
周知府半信半疑地伸手抚摸木梁,果然手感光滑,毫无修补痕迹。他又看向徐善继,眼神中带着探究:“徐先生,此事当真如此?不会是你们为了掩盖失误,故意编造的说辞吧?”
徐善继:(取出罗盘,放在木梁下方)周知府请看,罗盘指针稳定,大殿内气场平和,并无“煞气”扰动,足以证明此卦确有调和风水之效。若乡绅们仍有疑虑,可静待日后科举,泉州府学子定能名列前茅,这便是文脉兴盛的最好证明。
乡绅们闻言,纷纷点头称是。其中一位年长的乡绅说道:“徐先生所言极是,坎卦乃八卦之一,并非异端。徐先生既能修补木梁,又能兼顾风水,实乃高明之举。”
陈师爷见计谋落空,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周知府见状,对徐善继愈发信任:“徐先生果然名不虚传!此事多亏了你,否则文庙工程怕是要出大乱子。后续工程,仍由你们全权负责,本县放心。”
【徐善继拱手致谢,赵老栓松了口气,徐善述和李狗蛋相视一笑,王大锤则憨厚地挠了挠头。陈师爷在一旁咬牙切齿,却只能悻悻离去。】
第五折:竣工大典遇波折,憨货坚守证初心
场景九:文庙广场 - 日
【文庙竣工大典如期举行,广场上张灯结彩,泉州府的官员、乡绅、学子齐聚一堂,热闹非凡。文庙大殿庄严肃穆,红墙绿瓦,门窗上的云纹雕刻精美绝伦,梁柱挺拔,斗拱错落有致,处处彰显着宫束班的工艺水准。】
周知府身着官服,站在大殿前的高台上,正要宣布大典开始,突然一位白发老者从人群中走出,高声说道:“周知府,此文庙风水有大问题!不可启用!”
众人闻言,纷纷侧目。老者身着道袍,手持拂尘,正是闽南一带颇有名气的风水先生玄阳子。玄阳子曾是泉州府知府的座上宾,此次听闻文庙由一群“憨货”组成的宫束班负责,特意赶来发难。
玄阳子:(走到大殿前,指着大殿的朝向)此殿看似坐北朝南,实则偏离子午线三度,乃是“逆气”之局!再看这门前的台阶,共二十七级,“二十七”为“煞数”,恐招灾祸!还有这大殿两侧的松柏,种植过密,“木多金缺”,不利于官员仕途!
乡绅们闻言,顿时议论纷纷,面露担忧。周知府也有些慌乱,看向徐善继:“徐先生,这……”
徐善继:(从容上前,对着玄阳子拱手)玄阳先生谬矣!大殿朝向并非严格坐北朝南,而是偏东一度半,此乃“迎紫气”之局。泉州府东临大海,紫气自东方来,大殿偏东,正是为了吸纳海上紫气,滋养文脉,而非偏离子午线。
徐善述:(补充道)至于门前台阶二十七级,玄阳先生有所不知,二十七乃“三九之数”,三为“三才”,九为“至尊”,寓意“三才共济,文脉至尊”,何来“煞数”之说?
王大锤:(上前一步)两侧松柏共十八棵,左九右九,乃是“九九归一”之意,既符合“左右砂手”的风水格局,又能遮挡风沙,守护大殿气场,并非种植过密。
玄阳子:(冷笑)一派胡言!堪舆之学讲究“天圆地方,精准无误”,大殿偏离子午线便是“逆气”,台阶二十七级便是“煞数”,你们这群半路出家的憨货,也敢妄谈风水!
徐善继:(眼神坚定)玄阳先生,堪舆之学并非一成不变的死规矩,而是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吴景鸾先生在《人子须知》中言,“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泉州府依山傍海,风水格局独特,岂能照搬内陆的风水规矩?
他转身面向众人,高声说道:“诸位请看,文庙背靠青山,前临绿水,大殿偏东吸纳紫气,台阶三九寓意吉祥,松柏左右守护气场,此乃‘藏风聚气,文脉兴盛’的绝佳格局!我们宫束班虽被人称为‘憨货’,但每一处设计、每一道工艺,都经过反复勘测、精心打磨,只求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无愧于泉州府的百姓和学子!”
赵老栓:(鼓起勇气,上前一步)没错!我们宫束班虽然以前不靠谱,但自从徐先生来了之后,我们每一件事都认真做,每一个工艺都精益求精,差一分都不行!
李狗蛋:(大声喊道)徐先生还帮我们把祖传的风水图谱补全了,鲁班尺也重新校准了,我们不是憨货,我们是真正的工艺人!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赞。之前被玄阳子说动的乡绅们,也面露愧色。周知府见状,心中大安,对着玄阳子说道:“玄阳先生,徐先生所言有理,宫束班的工艺和风水设计,处处透着用心,本县相信他们。”】
玄阳子:(脸色铁青,却无言以对)你们……你们等着!若泉州府日后文脉衰败,官员失势,便是你们的罪过!
说完,玄阳子拂袖而去。众人见状,纷纷鼓掌,广场上的气氛再次热烈起来。
场景十:文庙大殿 - 日
【竣工大典顺利完成,众人散去后,宫束班的五人站在大殿内,望着自己亲手打造的文庙,脸上满是欣慰。】
赵老栓:(感慨道)这辈子能参与这么大的工程,还得到了周知府和百姓的认可,值了!以后再也没人敢说我们宫束班是憨货了!
徐善述:(笑道)还是哥厉害,不仅风水看得准,还能说赢玄阳子。对了哥,你父母的灵柩,已经按照你选的吉地安葬好了,官府也派人修缮了墓地。
徐善继:(望着大殿内的孔子牌位,神色肃穆)父母得以安息,文庙得以落成,这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我们之所以能成功,不是因为我得了吴景鸾先生的遗书,而是因为我们坚守了“求真务实”的初心,不搞虚头巴脑的迷信,只做实实在在的工艺和风水。
王大锤:(憨厚一笑)以后不管什么工程,我都保证工艺误差不超过一分,绝不拖大家后腿!
李狗蛋:(兴奋地说)我们还要把宫束班的名声传到闽南各县去,让大家都知道,我们是最靠谱的工艺风水班!
【徐善继看着身边的伙伴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阳光透过文庙的门窗,洒在大殿内,照在五人的身上,仿佛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光。】
第六折:声名远播启新程,憨货坚守续传奇
场景十一:宫束班作坊 - 日
【数月后,德兴县宫束班作坊焕然一新,墙上挂满了新绘制的风水图谱和工艺图纸,鲁班尺、罗盘等工具摆放整齐,作坊外悬挂着一块新的牌匾,上书“大明工艺门宫束班”,字体遒劲有力。】
李狗蛋拿着一封书信,兴冲冲地跑进作坊:“徐先生!赵掌班!泉州府来信了!今年泉州府的科举,中了三个进士,八个举人,是近三十年最多的一次!周知府还说,要向朝廷举荐我们宫束班,让我们负责闽南各县的官署、书院风水工艺!”
赵老栓:(激动得手都抖了)真……真的?我们宫束班也能被朝廷举荐?
徐善述:(拍着桌子大笑)我就说嘛,我们的风水和工艺绝对靠谱!现在好了,声名远播了!
王大锤:(憨憨地笑)以后有更多工程可以做了,我又能打磨工具、加工构件了!
徐善继:(接过书信,仔细阅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不是我们某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用真诚和坚守,打破了别人对我们的偏见,也证明了堪舆工艺的真谛。
就在此时,周县太爷带着一位身着官服的使者走进作坊,使者手持圣旨,神色庄重。
周县太爷:(高声道)宫束班众人接旨!
宫束班五人连忙跪地接旨。
使者:(展开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西德兴县宫束班,恪守工艺之道,精研堪舆之学,承建泉州文庙,功绩卓着,惠及一方文脉。特封宫束班为“闽南工艺风水总班”,徐善继为总掌班,徐善述为工艺监造,赵老栓为顾问,王大锤为工匠总管,李狗蛋为文书。命尔等即刻启程,前往闽南各县,主持官署、书院、祠堂等建筑的风水勘测与工艺监造,钦此!
众人:(叩首)谢主隆恩!
【起身之后,众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笑容。赵老栓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王大锤握紧了拳头,李狗蛋蹦蹦跳跳,徐善述则摩拳擦掌,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徐善继:(望着众人,眼神坚定)诸位,朝廷信任我们,百姓期待我们,我们定不能辜负这份重托。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质疑,但只要我们坚守“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初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徐善述:(点头)没错!不管到了哪里,我们都是宫束班的“憨货”,用最笨的办法,做最靠谱的事!
赵老栓:(笑道)祖上传的规矩要守,但也要学会变通,就像徐先生说的,因地制宜,顺势而为!
王大锤:(大声道)工艺误差,绝不超过一分!
李狗蛋:(附和)风水勘测,精准无误!
【五人相视一笑,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收拾好工具和行李,走出作坊,阳光正好,道路两旁,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为他们送行。宫束班的身影渐行渐远,朝着闽南的方向走去,他们的传奇故事,也将在大明的土地上,继续书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