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工艺门食记:巨胜奴
场景一:工艺门工坊
【时】唐·天宝年间,暮春午后
【地】长安城平康坊旁,工艺门工坊院内
【人】
- 老匠(年近六旬,工艺门掌事,左手食指缠着青布,袖口沾着木屑)
- 阿槐(十七岁,学徒,扎着双丫髻,怀里揣着半块蒸胡饼)
- 石头(二十岁,老匠徒弟,膀大腰圆,正用布擦着刻刀)
- 苏娘子(二十五岁,嫁入工坊旁布庄,常来串门,手里拎着竹篮)
(工坊院内的老槐树投下浓荫,石桌上摆着未完工的木簪、铜钉,还有半壶凉透的粗茶。阿槐咬着胡饼,腮帮子鼓鼓的,忽然把饼掰成两半,递了一块给石头。)
阿槐:(含糊不清)石头哥,这饼太干了,要是有去年冬天苏娘子做的糖蒸酥酪就好了。
石头:(接过饼,一口咬下)你这丫头就知道吃!上午刻那组牡丹纹还错了三回,老匠没罚你抄《考工记》就不错了。
老匠:(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卷旧图纸,闻言笑骂)你俩少吵嘴,下午太阳毒,歇半个时辰再做活。倒是阿槐说得对,这春末夏初的,嘴里总少点甜滋味。
(苏娘子掀着竹篮帘走进来,篮里放着一碟晒干的黑芝麻,还有一小罐蜜。)
苏娘子:(笑着把篮子放在石桌上)刚在巷口听见你们说吃的,我就猜是想念甜口了。前几日回娘家,我娘给了些新晒的黑芝麻,想着你们做活费力气,不如咱们琢磨点新鲜吃食?
阿槐:(眼睛一亮,凑到竹篮边)苏娘子!这黑芝麻能做什么?我娘以前用它拌过粥,可香了!
苏娘子:(拿起一把黑芝麻,指尖捻了捻)单拌粥可惜了。我听说宫里有样点心叫“巨胜奴”,就是用黑芝麻做的,外脆里甜,咬着还带劲儿。不过宫里的方子金贵,咱们没见过,倒是巷尾卖胡食的老张说过,民间做这个,只用蜜、羊油和面粉就行。
老匠:(放下图纸,坐进石凳)“巨胜奴”?我好像在哪本食记上见过,“巨胜”就是黑芝麻,“奴”是说这点心小巧讨喜,跟个小婢子似的乖顺。咱们工艺门别的没有,揉面、塑形的手艺总还有,不如试试?
石头:(搓了搓手)好啊!我来烧火,灶房里还有年前剩下的羊油,化开了准香。
阿槐:(蹦起来)我来洗芝麻!保证洗得干干净净,一粒沙都没有!
场景二:工艺门灶房
【时】半个时辰后
【地】工坊后院灶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