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秋初,清晨,卯时
【地点】工坊院内,浑天仪已基本完工,立在院中央,铜制的天球闪闪发光,圈环转动灵活,旁边放着一辆木车,准备将浑天仪运往长安。院外挤满了村民,还有宫里派来的官员
(幕启: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老墨、阿石、小禾、瘦猴都穿着干净的粗布衣裳,围着浑天仪转来转去,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阿石用手轻轻转动圈环,圈环发出“吱呀”的轻响,顺畅无比)
阿石:(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转得真顺!俺之前还担心圈环会卡住,现在看来,咱们的功夫没白费!
小禾:(用布轻轻擦着天球上的红漆标记)你看这“二十八宿”的位置,跟老墨算的一模一样,钦天监的人肯定挑不出毛病。
瘦猴:(爬到木车上,比划着)等会儿咱们就把浑天仪抬上车,运往长安。俺听说,陛下还要亲自看呢!要是陛下满意,咱们宫束班以后就出名了!
(老墨看着浑天仪,眼里满是欣慰。宫里的官员走过来,仔细检查了浑天仪的每一个部件,又让阿石转动圈环,小禾讲解标记的含义,最后点了点头)
官员:(对老墨说)做得好!比宫里预期的还要好。陛下要是知道了,肯定会重赏你们。现在,咱们准备把浑天仪抬上车,运往长安。
(村民们纷纷上前帮忙,阿石、瘦猴在前头抬,老墨、小禾在旁边扶着,村民们在后面推,大家齐心协力,把浑天仪稳稳地抬上了木车。木车启动,缓缓向长安方向驶去,村民们跟在后面,挥手送别)
张婶:(大声喊)老墨师傅!你们可要早点回来啊!俺还给你们留着新收的麦子呢!
栓子:(挥舞着小手)阿石大哥!下次回来,你再给俺讲讲浑天仪的故事呗!
(阿石、瘦猴回头挥手,小禾眼里含着泪,老墨则挺直了腰板,看着远去的浑天仪,心里满是自豪。木车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晨雾中)
【时间】半月后,长安,太庙
【地点】太庙里庄严肃穆,中央摆放着九州鼎,鼎身刻着山川河流,金光闪闪。浑天仪放在九州鼎旁,钦天监的官员正在调试,汉武帝站在一旁,身边跟着文武百官。老墨、阿石、小禾、瘦猴穿着朝廷赏赐的新衣,站在角落
(幕启:钦天监的官员转动浑天仪的圈环,天球上的标记正好对着天上的星星,与实际星象分毫不差。汉武帝看了,满意地点了点头)
汉武帝:(对文武百官说)好!这浑天仪做得精妙,有了它,咱们就能算准节气,指导农桑,天下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宫束班的工匠们,立了大功!
(文武百官纷纷称赞,老墨、阿石、小禾、瘦猴赶紧跪下谢恩)
老墨:(声音有些颤抖)谢陛下恩典!这都是臣等应该做的。
(汉武帝让他们起身,又说)朕听说,你们在工坊里,不分昼夜,用心制作,还把浑天仪的原理讲给村民听,让百姓也知道这天文仪器的用处。你们做得好!不仅要把器物做好,还要把这手艺、这道理传下去,让天下人都受益。
(老墨等人再次谢恩。此时,钦天监的官员上前禀报)
钦天监官员:陛下,浑天仪已调试完毕,其汇聚的“天文之气”与九州鼎的“大地之气”相互呼应,正源源不断地融入九州鼎中。从此,天下气运汇聚,国泰民安!
(汉武帝抬头看向九州鼎,只见鼎身似乎更亮了些,隐隐有金光流转。文武百官纷纷跪拜,高呼“陛下万岁,天下太平”)
(老墨、阿石、小禾、瘦猴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激动。阿石悄悄拉了拉小禾的衣角,小声说)
阿石:你看,咱们做的浑天仪真的有用!以后天下百姓都能受益了!
小禾:(笑着点头)嗯!以后咱们还要做更多好东西,造福百姓。
瘦猴:(凑过来,小声说)等咱们回去,一定要跟张婶、里正他们好好说说,让他们也知道,咱们做的浑天仪,帮了天下人的大忙!
(老墨看着三个徒弟,又看向九州鼎和浑天仪,嘴角露出了憨厚的笑容。阳光透过太庙的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天工铸仪之歌
主歌1
长安城外土坯房 铜光木料堆成仓
老墨揣饼声洪亮 阿石抡锤汗湿裳
小禾打磨眼明亮 瘦猴梁上笑声扬
宫束班中欢乐长 浑天仪梦心中藏
主歌2
铜块坚硬难塑形 尺寸偏差要改正
日夜赶工不喊停 汗水洒落为天明
村民热心来相帮 米汤野枣送清凉
齐心协力有力量 浑天仪成绽光芒
副歌
嘿哟嘿哟 天工开 天文仪器现光彩
星象轨迹巧安排 智慧光芒传万代
嘿哟嘿哟 好运来 气运汇聚九州台
国泰民安笑颜开 天下苍生乐满怀
主歌3
太庙里中鼎威扬 浑天仪旁闪金光
星象对应无差样 武帝颔首把赞讲
宫束四人立一旁 荣耀时刻心激荡
从今手艺要传扬 造福百姓路漫长
主歌4
阿石咧嘴笑哈哈 小禾眼中闪泪花
瘦猴蹦跳像麻虾 老墨欣慰笑开花
百姓生活要变化 节气精准农桑发
未来日子美如画 再铸神器人人夸
副歌
嘿哟嘿哟 天工开 天文仪器现光彩
星象轨迹巧安排 智慧光芒传万代
嘿哟嘿哟 好运来 气运汇聚九州台
国泰民安笑颜开 天下苍生乐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