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艺之神 > 第193章 西汉11

第193章 西汉11(1 / 2)

《碑刻记》

场景一:工艺门总堂 - 日

人物:

- 铁山(工艺门门主,五十余岁,左手老茧层叠,腰间悬着半块青铜卡尺)

宫束班:精英弟子。

- 石凿(石雕弟子,二十岁,总把刻刀别在发髻上)

- 木卯(木艺弟子,十九岁,袖口沾着木屑,总在盘一块紫檀木料)

- 绣绫(绣艺弟子,十八岁,裙摆绣着缠枝莲,说话时指尖总在比划针脚)

- 火钳(铸铁弟子,二十一岁,嗓门比风箱还响,肩上总搭着块擦铁布)

- 墨痕(画师弟子,二十岁,袖口沾着石青朱砂,怀里揣着半块墨锭)

- 其他弟子若干(厨师阿灶、修复师粘粘、风水先生罗盘等,或坐或站,手里都攥着工具)

【开场】

工艺门总堂梁柱上悬着块黑檀匾额,刻着“器载道”三个金文。堂中八仙桌上摆着卷泛黄的竹简,铁山用手指叩了叩桌面,指节撞在檀木上闷响如敲石。

铁山:(扫过满堂弟子)陛下前日托少府传旨,要咱工艺门刻《汉书》石碑。正版孤本已在案上,刻成了,是要立在未央宫旁的石渠阁,聚我人族气运的。

石凿“嗷”一声蹦起来,发髻上的刻刀滑到鼻尖:“门主!是不是刻成了能让后世子孙都知道咱大汉的厉害?” 话音未落,木卯手里的紫檀木“啪”掉在地上,他慌忙捡起来吹了吹:“雕石碑得先搭木架吧?我这就去砍金丝楠!”

火钳突然拍桌,震得桌上的墨锭跳起来:“砍啥楠木!先铸几把刻刀!我新炼的百炼钢,削石如泥!” 说着撸起袖子要往铁匠房冲,被绣绫一把拉住——她手里还攥着绣绷,绷上刚绣了只衔着毛笔的锦鸡。

绣绫:(指尖点着火钳胳膊)急啥?碑文字体还没定呢!墨痕哥,你说用隶书还是小篆?我看石渠阁的石鼓文就不错,要不我绣个字样给你参考?

墨痕正往竹简上拓字,闻言手一抖,朱砂滴在“汉武帝纪”四个字上:“别绣了!上次你绣的《诗经》石碑样,被阿灶当成菜谱刻在灶台上,害得后厨炖了三个月的‘蒹葭汤’。”

阿灶(举着锅铲从后堂跑出来):那汤不好喝吗?我还加了当归呢!对了门主,刻石碑得用点心吧?我把祖传的“刻字补气血秘方”带来了,磨墨时加两勺,保证石凿刻三天三夜不手抖!

粘粘(抱着个碎成八瓣的陶罐):别吵了别吵了!我刚修复好的秦代量器又被你们震碎了!(突然压低声音)而且……(指了指门外)罗盘师兄昨天算过,说今日宜动土,但忌铁器与木锯同置,火钳哥你那炼钢炉得挪挪位置。

火钳:(瞪眼)他前天还说我火炉方位旺财运,结果我昨天丢了块刚炼好的玄铁!(突然捂住嘴)嘘……别让罗盘听见,他上次被我怼了,硬是给我床底下摆了三个“镇煞符”,害得我天天做噩梦梦见被铁水浇头。

铁山看着这群吵成一团的弟子,突然咳嗽一声。满堂瞬间安静,只剩木卯手里的紫檀木还在“咯吱”作响——他紧张时就爱盘木头。

铁山:(指了指桌上的竹简)《汉书》一百篇,咱们分着刻。石凿领石雕组刻“本纪”,木卯搭碑座,火钳铸工具,墨痕先写样字。绣绫……你去给石碑描金纹,别让阿灶再把你的绣样拿去炖汤。

众人齐声应“是”,转身要走,却被铁山叫住。

铁山:(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还有这个。(打开布包,是块巴掌大的西汉瓦当,上面刻着“长乐未央”)这是当年参与修《汉书》的班彪先生用过的,你们刻字时带着,也算沾点文气。

石凿一把抢过瓦当揣进怀里,刚要跑,被木卯拽住:“等等!你发髻上的刻刀快掉了!” 伸手去扶,却带倒了旁边的木架,架上的一堆刻石“哗啦啦”滚了满地。

众人慌忙去捡,石凿手忙脚乱间,发髻上的刻刀终于掉下来,“咚”地砸在墨痕的砚台上,溅了墨痕一脸黑。绣绫笑得直不起腰,手里的绣绷滑下去,正好套在阿灶的锅铲上。火钳笑得太猛,撞翻了粘粘刚粘好的陶罐,粘粘蹲在地上抹眼泪,眼泪滴在碎片上,倒把裂缝粘得更牢了。

铁山站在一片狼藉里,突然也笑了,抬手抹了把脸——不知何时蹭上了墨痕溅的朱砂,倒像画了道红脸膛。

铁山:(扬声)都别闹了!刻完石碑,我请你们吃阿灶炖的“汉书汤”!

阿灶:(举着套着绣绷的锅铲)得嘞!我这就去采“太史公草”!

众人哄笑着往外跑,石凿跑在最前面,怀里的瓦当硌着心口,他摸了摸,突然停下喊:“墨痕哥!你的样字要是写歪了,我就把你画的仕女图刻在碑背面!”

墨痕回头扔了块砚台,没砸中,反倒砸在罗盘怀里的罗盘上,罗盘“哎呀”一声:“不好!砚台落地,今日刻字要出岔子!” 话音未落,被火钳一把搂住:“出岔子才好!正好让我试试新铸的‘纠错刻刀’!”

【场景一 完】

场景二:工艺门碑林场 - 月

人物: 同场景一,外加戏曲弟子伶伶(总拿着个皮影人)

【入夜,碑林场亮着数十盏油灯,三十块青石碑立在木架上,弟子们正围着“高帝纪”石碑忙活】

石凿光着膀子,后背被油灯烤得发亮,手里的刻刀在碑上走得飞快,石屑簌簌落在脚边。墨痕站在碑前,举着灯笼照字:“左边‘斩蛇起义’的‘斩’字,那一撇得再斜点,像当年刘邦挥剑的弧度。”

火钳蹲在旁边磨刻刀,磨得火星四溅:“用我新铸的‘穿石刀’试试!早上我拿它劈了块花岗岩,跟切豆腐似的。” 说着递过去,却没拿稳,刀“哐当”掉在地上,正好砸在阿灶用来当坐垫的面团上——他总爱边揉面边看刻碑,说要给石碑“喂点阳气”。

阿灶:(心疼地把面团捡起来)我的“碑林馒头”!本来想刻完这块碑蒸给大家吃的!(突然眼睛一亮)要不把刀上的铁屑揉进去?补铁!

绣绫正在给碑额绣描金样,闻言笑得针扎了手:“阿灶哥,你上次把铁山门主的铜卡尺煮进粥里,说能‘补钙’,结果门主啃了三天才发现那是卡尺不是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