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国的声音听不出波澜,说到:
“我只关心现金流周报。
告诉我,
下个月到期的应付账款有多少?
我们账上的钱、
能马上变现的存货、
以及确定能收回的货款,
加起来够不够覆盖?
不够的话,缺口多大?
从哪里能拆借或腾挪?”
党建国无奈,选择了最务实的“鸵鸟政策”——
不看那令人绝望的总负债,
只专注于维持眼前的资金链不断裂。
这是一种在巨大压力下的生存智慧,
也是无奈之举。
嗯,一种叫做外汇饥渴症的不治之症悄然诞生了!
为了压缩成本,加快进度,
南洋工业区的大部分厂房,
都采用了钢结构框架 + 预制混凝土板\/波纹铁皮墙面的形式。
这种建筑方式施工速度极快,
造价远低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厂房,在建设狂潮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是,负责工程的英国老工程师忧心忡忡地向苏珊和党建国汇报:
“Sir,ada,我必须提醒你们,
这种轻型钢结构厂房的抗风能力……
非常有限!
南洋是台风频繁光顾的地区!
一场强台风,就足以将这些厂房像撕纸片一样摧毁!
我们必须在台风季节前,
为关键厂房(如发电厂、钢铁厂核心车间、已安装生产线的组装厂),加装额外的抗风支撑和加固锚栓!
这需要额外的预算和时间!”
没办法,工业建设就是这样,
速度和成本,再次与安全和长期可靠性发生了冲突。
国庆节刚过,当建设工地的喧嚣稍稍平息,
财政的压力却如阴云般笼罩时,
刘飞风尘仆仆地再次来到了香港熊猫工业园。
这一次,他的神情比以往更加凝重。
“哟,什么风把刘大局长给吹过来了?
稀客稀客啊!”
党建国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待了他,
语气带着几分熟稔,
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和调侃。
他注意到刘飞身上的中山装洗得有些发白,袖口甚至有了毛边。
刘飞苦笑着摆摆手,
自己拉过椅子坐下说到:
“领导,不带这么寒碜人的啊。
我这次来,是真有事相求。”
刘飞搓了搓手,显得有些难以启齿,说到:
“那个……听说你们,最近从美国进口了一批高质量的铝材?
型号是7075的那种?
能不能……
想办法匀一些给我们?
实在是有急用。”
党建国挑了挑眉,有些意外的说到:
“铝材?还是美国的7075?
这可是人家现在飞机、导弹上用的高强铝合金,管控很严的民用高端货。
怎么?
咱们国内的铝厂还轧不出合用的?”
党建国明知故问,话语里带着一丝探究。
刘飞的脸色瞬间涨红,尴尬中带着无奈的说到:
“这个……
领导,您也知道,咱们的工业底子……
有些东西,不是光有决心就行的。
这批铝材,关系到几个重点国防项目的进度,实在是……卡脖子了。”
刘飞的话,道出了此时内地高端材料工业的窘迫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