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去,我们反而更放心!”
这番“软肋即铠甲”的冷酷逻辑,竟赢得了不少人的点头附和。
种苹果部长看着一张张或急切、或算计、
或“深明大义”的脸,只觉得一阵心寒和无力。
现在自己是孤掌难鸣,再硬顶下去,不仅保不住党建国,连自己都可能被扣上“不顾大局”的帽子。
最终,在巨大的压力下,他艰难地做出了妥协,声音干涩的说到:
“……好吧。我同意党建国同志是合适人选。
但请给他一点时间处理家事。
等过了元宵节,让他……去吧。”
“元宵节”,是他能为党建国争取到的最后一点缓冲期。
会议结束,种苹果部长独自坐在空旷的会议室里,望着窗外萧瑟的冬景,愁绪万千:
“该怎么跟建国开这个口啊……”
对即将降临到自己头上的风暴,党建国浑然不觉。
这个年关,他沉浸在即将为人父的喜悦和对小家的无限眷恋中。
腊月里的四九城寒风凛冽,但党建国家的小院里却暖意融融,充满了过年的喜庆和忙碌。
李春花挺着还没有显怀的小腹(虽然才三个多个月,但母爱让她总觉得肚子鼓了些),指挥着妹妹秋月准备年货。
今年的年景,比往年宽裕不少:
食谱升级:
黄酱和芝麻酱也上桌了,之前兄弟俩基本不买这个,一来没时间,二来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怎么吃。
当浓郁的酱香和芝麻香在厨房弥漫开时,党建国和党建华兄弟俩不约而同地深吸一口气,相视一笑,
党建华更是感慨出声
“哥,还是结婚好啊!这酱香味儿,以前过年都闻不着!”
物资也更丰富了:
虽然同样是往年的那些菜,但是吧,兄弟俩是业余的二把刀,李春华姐妹俩可就算是‘大厨’了,菜色更丰富了也是。
老婆孩子热炕头,守着知冷知热的媳妇,等着未出世的孩子,看着弟弟渐渐成熟,再喝上一口热乎的二锅头……
这样的日子,在党建国看来,就一个字,爽。
过完热热闹闹的春节,党建国收拾心情回到民工总局上班。
屁股还没坐热,一份来自最高层的文件就摆在了他的案头——
《关于精简职工和压缩城市人口的通知》。
文件的精神很明确:
由于1958年全国突击招工2500万人(其中1200万是从农村招来的劳动力),加剧了城市粮食供应压力和农村劳动力短缺。
到了1960年前后,粮食危机爆发,国家不得不启动大规模的城市人口“返乡”运动,形成了浩荡的“返农潮”,许多工人被迫或“自愿”回到农村谋生。
即使是在依然需要劳动力的地方,也开始大力推行“亦工亦农”制度:农民通过企业(或工程指挥部)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签订的合同,短期进城务工。
他们的户籍性质不变,依然是农民身份,必须遵守“农忙务农、农闲做工”的原则,本质上是一种更灵活的“临时工”制度。
党建国仔细研读着文件,嘴角露出一丝复杂的笑意:
“呵,这‘农民工’、‘临时工’的帽子,历史渊源还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