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穿越太早 > 第202章 不好了猪肉又没了

第202章 不好了猪肉又没了(2 / 2)

夕阳的金辉洒在它们油亮的皮毛上,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可党建国手里捏着那份刚刚收到的通知,心头却五味杂陈。

通知上写得:

自1959年5月起,城镇居民每人每月的猪肉供应票,从三张削减为两张——上半月一张,下半月一张。

这意味着,老百姓碗里本就不多的油星儿,还要再刮掉一层!

“唉……”

他无声地叹了口气,目光越过猪圈,

仿佛看到了四合院里邻居们得知消息后愁苦的脸,

看到了副食店门口排得更长的队伍和空落落的柜台。

一丝难以言喻的惆怅,混合着无能为力的焦灼,在胸腔里弥漫开来。

他更知道,眼前这些由民工处精心喂养、寄托着工人们改善伙食希望的肥猪,

它们的最终归宿,并非民工处的餐桌,也不是四九城居民的餐桌。

它们将被装上特制的冷藏车,沿着漫长的、风沙弥漫的铁路线一路向西,

送往那片只有代号,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戈壁深处。

去喂养那些隐姓埋名、在极端艰苦条件下, 为共和国锻造“护国利刃”的国之栋梁。

这一刻,党建国那里具象化了一个无比清晰又无比沉重的场景:

此时的祖国母亲,就像一个被生活的重担压弯了腰、衣衫褴褛的贫苦农妇。

她自己食不果腹,面黄肌瘦,却用布满老茧和裂口的手,颤巍巍地翻遍家中每一个角落。

她抠出箱底最后几枚铜板,省下自己碗里仅有的几片肉、几滴油,甚至勒紧裤腰带再饿上几顿……

把所有能搜罗到的、最好的、最有营养的东西——比如眼前这些白花花的肥猪肉—— 都塞进了行囊。

然后,她将这些沉甸甸的行囊,无比郑重地且满怀希冀地,交到那几个最有出息、肩负着全家希望的孩子手中。

她的眼神里,没有不舍,只有殷切的期盼和无条件的信任:“孩子,家里虽难,但别担心。拿着,可劲儿吃!吃饱了,长壮实了,好好用功!咱家能不能好好过日子,全指望你们了!”

而那些远赴“楼兰”的儿女们呢?

他们太明白手中行囊的分量了!

那里面装的,是母亲从牙缝里省出的心血,是全家老小勒紧裤腰带挤出的希望!

他们体谅母亲的艰难,更明白自己肩头担着的是何等千钧重担!

他们不讲条件,不惧风沙,不讲名利,隐姓埋名,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他们啃着干粮就着咸菜,把母亲送来的宝贵营养,化作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终于,他们以最赤诚的忠心、最精湛的技艺,用最落后的条件,用最快的时间锻造出了让世界为之震撼的“得意之作”—— 那足以扞卫家园、令强敌胆寒的“护国利刃”!

这是他们对母亲最深沉的回报!

致敬于敏大帝的‘极道帝兵’!

党建国静静的站在猪圈旁。

他知道自己不是母亲“最有出息”的那几个孩子,和千千万万的普通儿女一样,需要勒紧裤腰带,需要面对碗里日益寡淡的油水。

夜深人静时,或许也会对着空荡荡的肉票发几句牢骚。

但是!他的内心此刻却无比澄澈,无比坚定。

“少吃几两肉算得了什么?” 他望着西方天际最后一抹晚霞,仿佛看到了那片神秘土地上腾起的、象征力量与尊严的蘑菇云。

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为了铸就那守护亿万人安宁的利刃,为了母亲脸上能早日绽放舒心的笑容,他所做的这一切——

包括喂养这些猪,将它们送往远方——

他绝不后悔!一丝一毫都不!

也许前世自己很自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