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是技术宣言,更是整肃作风、弘扬“实事求是”精神的绝佳武器!
他力排众议,下令在科工委机关报头版全文刊发!
一石激起千层浪!
文章发表后,瞬间在四九城乃至更广范围引起轩然大波。
拥护者(主要是技术干部、基层实干派、深受浮夸之苦的工厂老师傅)拍手称快:
“说得太对了!早该这样了!”
“这才是干实事的态度!”
“质量是命根子,标准是准绳!”
反对者(利益受损者、官僚主义者、还有投机人员)则暴跳如雷,恨不得“人人喊打”:
他们想批判,却发现文章逻辑严密,数据详实(虽隐去敏感部分但可信度高),紧扣“实事求是”这个最高原则,无从下口。
想从“污蔑干部群众”角度攻击,却正中党建国下怀——
因为文中描述的“层层加码”现象,在现实中,尤其是有些投机取巧的人曾主管或影响的某些领域,确实存在!
并且很快被好事者或深受其害者挖出了实证!
投机取巧的这个群体,脸上又被狠狠抽了一记无形的耳光,狼狈不堪。
这篇文章自然也摆上了组织的案头。
看到文中描述的“亩产层层加码”现象及其危害,联想到现实中了解到的类似问题,组织看到后,大家眉头紧锁,心情极为复杂。
这些投机取巧的,也是重要的干部,但党建国指出的问题又切中时弊。
“实事求是”的路线与现实中存在的浮夸、官僚作风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终在一次高层会议上再次定调:“无论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生产,都必须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既要反对降低标准、敷衍塞责,更要坚决杜绝脱离实际、层层加码!”
虽然为了维护整体局面,组织仍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这些人,但党建国文章引发的这场关于“标准”和“作风”的大讨论,无疑为即将展开的活动提供了绝佳的切入点和思想武器。
当这些反馈通过各种渠道传到党建国耳朵里时,他站在刚挂牌的“民工处”门口,深深地吸了一口初夏的空气。
那口从被举报、被质疑时就憋在胸口的浊气,终于畅快地吐了出来!
“爽!” 他低声自语,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轻松笑容。
这场战役,他顶住了压力,守住了阵地,更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更重要的是,他隐隐感觉到,自己这篇文章带来的关于“标准”、“实事求是”和反对“官僚作风”的讨论,或许,真的能在未来某个至关重要的时刻(比如那神秘的“星际穿越行动”?),为国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历史的齿轮,似乎因他的抗争而要产生了微妙的偏转。
日历翻到六月末,夏日的热浪开始在四九城蒸腾,但民工处上下却弥漫着一种久违的、井井有条的沉稳气息。
经过近两个月连轴转的鏖战,从图纸分解到供应链协调,从质量把控到内部管理,那根曾经紧绷到极限的弦终于舒缓下来。
生产流程被彻底捋顺,如同精密的齿轮组咬合运转。
最新的产能评估显示,不仅完全能满足首批外贸订单的交货需求,甚至还意外地富裕出了20%的产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