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穿越太早 > 第144章 谁言只说此事欸

第144章 谁言只说此事欸(1 / 2)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和遵守标准?》:

文章没有空谈口号,而是用冰冷的数字和血淋淋的案例说话:

列举汽车零件不合格导致运输车队瘫痪,延误重点工程;

详述某型飞机因部件缺陷造成训练事故(隐去敏感细节,防止被封);

假设坦克因劣质零件战场趴窝导致战役失败的可怕后果;

严正指出民工厂产品质量若不合格,将直接导致外商索赔、订单取消、国家外汇损失,

“请问,这个损失,哪位同志来承担?哪个部门来解决?”

接着,笔锋一转,也毫不避讳地指出“过度质量”(120%执行)的危害:

推高成本,浪费宝贵资源;

降低生产效率,拖累整体进度;

增加工人劳动强度和难度,引发劳资矛盾,破坏生产积极性。

文章最后,党建国祭出了“实事求是”的法宝和极具乡土智慧的比喻:

“我们既要坚持标准,杜绝‘能用就行’的麻痹思想;

也要警惕‘层层加码’,防止好政策在落实中变形走样、变成害民扰民的‘坏政策’。

这就好比种地,部里要求亩产100斤,是基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科学决策。到了省里,为了‘政绩’或‘保险’,加到150斤;地区加到200斤;县里加到400斤;到了生产队,硬着头皮喊500斤……

结果呢?要么谎报浮夸,要么竭泽而渔,最终受害的是土地和农民。

这问题,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是解决不了的,只有真正懂农业、接地气的干部才能‘实事求是’地把握分寸。

我们民工厂也一样。

我们制定的质量标准,是经过严格测算、符合国际规范、保证产品性能和寿命的‘及格线’。

达到这个线,就是合格!

我们鼓励改进,但绝不强制要求‘超标’完成。

因为‘120%’地去盲目追求所谓‘更高标准’,方法不对,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其结果,可能比‘不达标’更坏——

它消耗了本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宝贵资源,挫伤了工人的积极性,最终损害的是整个项目的根基和国家利益!”

这篇文章,是一篇精心计算的地图炮!

它轰击的不仅是那些偷工减料的厂家、和稀泥的领导,

更是直指一些人所主张的,某些管理思路中隐含的差不多就行了主义,和脱离实际的本本作风。

党建国知道,到了这一步,不反击就是等死。

投降当狗?日子难过。

抵抗不坚决?会被蚕食殆尽。

只有坚决、精准地反击,扞卫自己的原则和权利,才能站稳脚跟,才能真正赢得尊重,也才能保住这个对国家真正有益的事业。

文章初稿先在科工委内部传阅,种苹果部长看后,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