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一剑照汗青 > 第1章 截击长江4.

第1章 截击长江4.(1 / 2)

4. 兵发绍庆

钓鱼城的晨雾裹着嘉陵江的水汽,在岩壁间缠成白茫茫的丝带。我(刘云)站在护国寺的断墙前,望着这座嵌在悬崖上的雄城——东西南三面都是刀削般的峭壁,唯有北面有条仅容一骑通过的栈道,城门是整块青石凿成的,上面还留着蒙哥汗时代的箭痕,像一道道狰狞的伤疤。城内的天池水映着晨光,岸边的碾盘还在转动,百姓们正把新收的谷子倒进石臼,舂米的声响混着士兵的操练声,在山谷里撞出回声。

“将军,粮仓清点好了。”张万的弟弟张成捧着账册走来,他是三天前从牢里救出来的,胳膊上还留着王立拷打的烙印,“王立藏的粮食够全城吃半年,还有二十窖烈酒,说是给元军庆功用的。”

我接过账册,指尖划过“贪墨米粮三千石”的字样,突然把账册往地上一摔:“把王立的党羽全揪出来,让百姓指认!凡是参与过劫掠的,家产抄没,家人贬为庶民,去修复被烧毁的民房!”

整肃钓鱼城的这十日,城里天天都能听见鞭子抽打的声响。石敢当带着特战队员砸开了十七处藏宝窝点,从王义的地窖里起出的金银装了整整五车,还有镶金的马鞍、嵌玉的酒杯,一看就是从百姓手里抢来的。“将军您看这个。”石敢当举着个银锁,上面刻着“平安”二字,锁扣处还留着小孩的牙印,“是从王义小妾的妆匣里搜出来的,百姓说这是去年被他抢走的孩子的长命锁,那孩子……早就被扔进江里了。”

我把银锁攥在手心,冰凉的金属硌得掌心生疼。“把这些赃物全摆到校场,让百姓来认。”我对着亲兵们道,“没人认的,就熔了铸军饷,给弟兄们打新铠甲。”

校场就在钓鱼城的中心,原本是王立的跑马场,此刻却成了练兵场。五千新兵正在操练三才刀阵,他们大多是东川的流民,手里的刀还是锈迹斑斑的农具,却劈砍得格外用力。张珏派来的老兵们嗓门比嘉陵江的浪还大:“左肋!护好左肋!元军的弯刀专砍这里!”有个瘦高个青年总跟不上节奏,被老兵用竹棍抽了后背,却咬着牙不肯停,他的爹娘就是被元军的骑兵踏死的。

“休息时让他们练练突火枪。”我对着石敢当道,指着校场边新搭的靶场,“周铁带的铁匠营赶制了五百杆新枪,枪管里要嵌钢条,别再炸膛了。”

第七日午后,三羽大鸟落在护国寺的旗杆上,鸽腿的铜管里装着陆秀夫的回信。他的笔迹方正如刀:“檄文已代拟,句句皆血泪。世杰将军的水师已袭扰元军粮道,盼将军在川蜀撕开缺口,让百姓知大宋未亡。”附来的檄文上,“讨贼”二字力透纸背,历数杨文安、哈刺帖等贼的罪状,连他们强征民女、焚毁宗祠的细节都写得清清楚楚。

“印一万份!”我把檄文拍在案上,“让石敢当的人带着去重庆,贴在府衙门口、城门洞上,让每个百姓都看见——通敌者,下场比王立还惨!”

新兵们的刀阵渐渐有了模样。二十一个新编成的特战大队在校场列阵,十二名老兵站在外围,二十四名新兵在内圈,刀光连成一片青灰色的网,连风都穿不进去。“记住,”我骑着马在阵中穿行,马蹄踏过石板的声响惊起一群麻雀,“这阵不光是杀人的,是护着身后的百姓的。你们的刀稳了,他们才能睡得踏实。”

三日后,我点了五千兵马向绍庆进发。两千老兵穿着新铸的铠甲,甲片上的“宋”字在阳光下发亮;两千新兵背着刚领到的突火枪,枪托还带着松木的清香;还有一千多是沿途来投的义军,他们大多赤着脚,却把缴获的元军战马牵得稳稳的。石敢当扛着帅旗走在最前,旗杆上除了“刘云”二字,还多了面小旗,画着柄刀护住百姓的图案。

行至涪州地界时,斥候来报:杨文安派了三千骑兵在八十里外的黑风口设伏。“正好试试风后大阵。”我勒住马,对着147个特战大队下令,“前阵变鱼鳞,后阵成鹤翼,把新投的步兵护在中间。阿黎,让女兵们把迷糊粉备好,别伤了性命,咱们要活的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