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开局睡桥洞,我用骗术收割名利场 > 第2章 画展聊画戳孤独,周琴露留学愁

第2章 画展聊画戳孤独,周琴露留学愁(1 / 2)

画廊的木门推开时,带着松节油的冷香扑在脸上。我攥着提前打印的画家资料,指腹蹭过纸页上“孤独主题”的标注,后背紧贴着展墙——刚才跟工作人员打听周琴喜好时,刻意压低的声音还在喉咙里发紧,生怕暴露了提前打探的刻意。

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斜长的画框影子,安静得能听见画笔蹭过画布的细碎声响。周琴的高跟鞋声从走廊尽头传来,酒红色旗袍的下摆扫过地面,她手里拎着的米色手包,和上次晚宴时的不是同一个——豪门女人的精致,连配饰都要跟着场合换。

“许先生倒是来得早。”她走到我身边,目光落在墙上一幅《独居老人窗前望雨》的油画上,脚步顿住。我顺着她的视线看去,画里的老人蜷缩在藤椅上,窗外的雨丝像被冻住的银线,笔触沉得像压了铅。

“这幅画的笔触很沉,像把心里的话都压在颜料里。”我轻声开口,刻意放慢语速,让每个字都裹着共情的温度,“就像有时候,明明身边都是人,却觉得没人懂自己。”

周琴猛地回头,睫毛上沾着的细碎阳光晃了晃,眼神里满是惊讶:“许先生怎么会……”“我常年一个人在海外跑项目。”我打断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展墙的木纹,触感粗糙得像老家的土墙,“有时候在酒店房间里,看着窗外的霓虹,比画里的雨天还冷清。”

她沉默着移开目光,重新看向那幅画,指尖轻轻蹭过画框边缘,指甲上的裸色甲油已经有些磨损。“我丈夫在国外待了五年,一年回不来两次。”她的声音很轻,像怕被画里的老人听见,“儿子在寄宿学校,周末也总说要跟同学待在一起,家里经常就我一个人。”

“独处的时候,连时间都走得慢。”我接过她的话头,从口袋里掏出纸巾,特意把印着logo的一面朝下递过去——昨天剪指甲时没剪干净,指尖还留着粗糙的倒刺,绝不能让她看见,“我之前在纽约赶项目,连续三天住在办公室,最后是被保洁阿姨叫醒的,她说‘小伙子,你这咖啡杯都能种蘑菇了’。”

周琴被逗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细碎的光,那是晚宴上从未有过的松弛。“许先生倒乐观。”“不乐观不行啊。”我耸耸肩,语气里掺了点半真半假的无奈,“我爸妈走得早,没人帮衬,什么事都得自己扛。”

话题顺着“家庭”往下沉,周琴的笑容慢慢淡了。她走到另一幅《少年画板》前,画里的少年正对着空白画布发呆,旁边散落着揉皱的草稿纸。“我儿子也喜欢画画。”她的声音发颤,指尖按压着画框的金属边,“他想申请英国的艺术院校,作品集早就过了,却卡在推荐信上——找了三个教授,要么说没空,要么嫌他背景不够。”

阳光刚好落在她的侧脸,我看见她的眼眶红了,像被画里的颜料染过。“他昨天还跟我哭,说‘妈,是不是我真的没天赋’。”她吸了吸鼻子,抬手抹了下眼角,“我这当妈的,看着他难受,却什么也做不了。”

我假装犹豫,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这双二手皮鞋被我擦得锃亮,鞋跟却已经磨歪了一角。“其实……我在英国认识几个艺术院校的招生官。”我抬起头,眼神要多诚恳有多诚恳,“之前帮朋友的孩子递过材料,虽然不敢保证一定成,但或许能帮您问问。”

周琴猛地抓住我的手,她的掌心很凉,却攥得极紧,指甲几乎嵌进我的肉里:“真的吗?许先生,要是能成,我一定好好谢谢你!”“您别这么客气。”我轻轻抽回手,指尖还留着她的温度,“您儿子想做艺术,这份心思不能被‘推荐信’耽误了。我当年想读设计,就是因为没钱交学费,最后只能辍学,现在看到有才华的孩子被卡着,总想着能帮就帮。”

这话半真半假——我确实想过读设计,十六岁那年在县城书店翻到一本设计杂志,封面的婚纱设计让我看了半个下午,可最后还是被母亲的医药费逼得放弃了。但此刻,这些话从嘴里说出来,却像裹了糖的钩子,精准勾住了周琴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