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499章 明堂遗梦2:焰里残策书罪证,秤间血泪悟救赎

第499章 明堂遗梦2:焰里残策书罪证,秤间血泪悟救赎(2 / 2)

三、火灭魂消:掌心的救赎

粮仓的火焰突然暴涨,窜进政事堂,舔舐着梁上的匾额。柴熙诲想逃,却被地上的血网缠住脚踝,动弹不得。他看见那些怨魂从影秤上飘下来,围着他嘶吼,他们的脸有的是契丹降卒,有的是燕云百姓,还有些是他当年为了夺权,斩掉的柴氏宗亲。

“还债!”

“还我家人!”

嘶吼声震得他耳膜生疼。就在这时,陈琅突然将一枚白子塞进他掌心 —— 是上一章棋盘上的 “活眼” 棋子,冰凉的棋子上竟沁着血,如泪痕般蜿蜒。

“救赎不是后悔。” 陈琅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被火焰吞噬,“是知道代价后,用余生的每一步,去补当年的错。这火,烧了你的初心,就得靠你今日的仁政,一点点灭。”

“义父!” 柴熙诲伸手去抓,却只抓住一片滚烫的空气。

火焰骤然熄灭,浓烟散去,政事堂的匾额恢复了鲜亮,地上的血网也消失无踪。他猛地惊醒,发现自己躺在洛阳驿馆的床上,掌心紧紧攥着那枚带血沁的白子,血沁的痕迹还在,冰凉的触感真实得不像梦。

窗外天已大亮,阳光透过窗纸照进来,落在白子上。柴熙诲摊开掌心,看着那枚棋子,忽然明白了陈琅的意思 —— 后悔没有用,纠结过去的错也没有用,真正的救赎,是知道自己欠了天下人,就用接下来的日子,去推行更实的仁政:减免燕云的赋税,让当年被牵连的百姓过得好;扩建义仓,让流民不再饿肚子;定好储位,不让手足再为权力相残。

他起身,将白子放进贴身的锦袋,里面还装着陈琅的旧帕子。走到窗边,他看见洛阳的百姓提着菜篮走过,脸上带着笑意,远处传来学宫的读书声,清脆而明亮。

“我明白了,义父。” 柴熙诲轻声说,掌心的白子仿佛还带着陈琅的温度,“这债,我会慢慢还。这火,我会亲手灭。”

驿馆外,寒梅还在开着,冷香沁人。他转身,叫来了侍卫:“备驾,回燕京。传朕旨意,即刻起,减免燕云十六州三年赋税;令度支院增拨粮款,扩建江南义仓;召参政司议事,定太子永立为储君,封次子永卫为靖王,就藩青州,不得干政。”

侍卫领旨而去。柴熙诲望着燕京的方向,掌心的白子硌得他有些疼,却让他无比笃定 —— 这一次,他不会再走偏了。

《燕史?太祖本纪》载:

开武廿三年冬,太祖夜宿行宫,忽梦陈琅踏月而至。恍惚间,金陵政事堂竟化作幽州刑场,遍野哀嚎中,屠俘血影映于鎏金影秤,残策竹简皆染民泪。琅执白子置于案上,沉声道:“救赎之道,不在嗟叹往昔,而在躬身践行。” 梦醒后,太祖星夜返京,颁下三道仁政:赦燕云赋税三载,增江南义仓十座,册立东宫以定社稷。史家赞曰:“帝王之德,非无失策之瑕,而贵在知过能改。以仁政抚黎庶,以善政赎兵戈,此乃大救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