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433章 扩军逼宫惊朝列,三司立制掣兵权

第433章 扩军逼宫惊朝列,三司立制掣兵权(1 / 2)

一、紫宸朝仪:甲胄声震提扩军,帝王犹豫显弱势

崇德五年正月十四,上元节前最后一次朝仪。紫宸殿内悬着尚未点亮的宫灯,鎏金灯穗垂落如帘,却掩不住殿中凝滞的气氛。文武百官按品阶列立,文官衣袂翻飞间带着书卷气,武将甲叶碰撞声里透着肃杀,唯独御座上的柴宗训,手指反复摩挲着龙椅扶手上的饕餮纹,眼神游移,似有难言之隐。

“陛下,臣有奏。” 柴熙诲从武将队列中踏出,银甲在烛火下泛着冷光,腰间 “河北大都督” 的金印悬垂,随着步伐轻轻晃动。他未等柴宗训应允,便直抒胸臆:“河北初定,契丹虎视燕云,赵宋窥伺黄河,甲字军现仅万余,恐难守疆土。臣请扩编甲字军至三万,常驻沧州、大名府,以固大周北境!”

话音落地,殿内瞬间寂静。扩编三万精锐,且 “常驻河北”,意味着柴熙诲将手握足以抗衡中枢的兵权,形同割据北方。文官们纷纷侧目,窦仪刚要出列劝谏,却被陈琅用眼神制止 —— 这位太傅早已攥紧了袖中的河北财政账册,目光沉如深潭。

柴宗训捏着御笔的手微微发颤,斟酌着开口:“扩军三万需耗银二十万两、粮十万石,国库刚经北伐消耗……”

“皇兄是信臣,还是信银粮?” 柴熙诲上前一步,铠甲摩擦声打断天子的话,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逼问,“若信臣,便准扩军;若不信,臣自请解去大都督印,永守河北,再不踏入金陵半步!”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武将们虽心向柴熙诲,却也惊于他 “逼君” 之语;文官们脸色骤变,窦仪忍不住高声道:“宁王此言过矣!君为臣纲,岂能以去就相逼?”

柴熙诲转头瞪向窦仪,银甲上的寒光扫过殿中:“窦御史只管民生,何必插手军务?河北的安危,不是账册上的数字能算清的!”

二、太傅制衡:三司立制管财政,中枢伸手掣兵权

“河北的安危,更不是一人一军能独断的。” 陈琅终于开口,玄色朝服拂过金砖,他缓步走到殿中,手中摊开的河北财政账册在烛火下清晰可见,“陛下,河北去年税银十五万两,若扩军三万,每年需耗军饷十八万两,再加粮草、军械,河北税银不足支撑,需中枢补贴 —— 长此以往,国库将被一军拖垮。”

他抬眼看向柴宗训,语气沉稳如钟:“臣请在河北设‘三司’—— 度支司掌财政、盐铁司掌器械、常平司掌粮储,皆由中枢派官任职,直接对政事堂负责。大都督掌兵权,三司掌后勤,互不统属,既保军饷军械供应,亦防兵权独大。如此,河北才是大周的河北,而非一人之私地。”

这番话正中柴宗训下怀。他正愁无法制衡柴熙诲,陈琅的 “三司” 之策既不否定扩军需求,又能将河北财政攥在中枢手中,堪称两全。他立刻放下御笔,声音透出几分底气:“太傅所言极是!准奏 —— 即刻在河北设三司,择日派官赴任;甲字军扩编之事,待三司核明粮草后再议。”

文官们纷纷躬身:“陛下圣明!” 窦仪更是悄悄松了口气 —— 有三司制衡,柴熙诲纵有兵权,也难成割据之势。武将们却沉默了,王全斌想开口反驳,却被柴熙诲用眼神制止,银甲将领的脸色,已沉得能滴出水来。

三、当庭反目:甲胄怒怼绑手脚,素袍力辩护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