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395章 宰执藏锋待时机,储君窥隙起猜疑

第395章 宰执藏锋待时机,储君窥隙起猜疑(2 / 2)

“真龙?” 柴熙诲低声重复着陈琅的话,银甲反射的烛火在他眼底跳动,“义父眼里的真龙,是我,还是他自己?” 他悄悄退开,脚步轻得像猫,只有手中的记录册被攥得越来越紧,边缘割得掌心生疼。

没人知道,这夜廊柱后的一瞥,像一颗潮湿的种子,在少年储君的心里埋下了深根 —— 猜忌的根,会在往后的日子里,借着权力的雨露,悄悄发芽。

三、齐王府召旧部:石佤捧牌承密令,秘察局重见天日

陈琅从慈宁宫回来时,齐王府的书房还亮着灯。他刚踏入门槛,便对暗处道:“出来吧。”

一道黑影从梁上跃下,动作轻得像片叶子。来人一身玄色劲装,面容普通,唯有一双眼睛格外锐利,腰间悬着一把没有鞘的短刀 —— 正是石佤,当年皇商司秘察局的首领。

“殿下。” 石佤单膝跪地,声音低沉,没有半分多余的话。他是代州大战后被陈琅收养的孤儿,跟着陈琅南征北战,皇商司的密探网络、南渡时的亲眷护卫,都是他一手打理。南渡途中,为了护着国公府的卷宗与藩镇密信,秘察局的兄弟死了三十多,最后只剩二十人,这些年一直在金陵城郊的农庄里,默默训练,等待召唤。

陈琅走到案前,从书架后取出一个紫檀木盒,打开时,一枚玄铁令牌映着烛火 —— 令牌上刻着 “秘察” 二字,边缘还留着当年护卷宗时的刀痕。“现在,是你们出手的时候了。”

他将令牌递给石佤,指尖划过令牌上的刀痕:“军情司私设刑杀,武卫司争探权,两司斗得京畿不安,再这么下去,会被赵宋的探子钻了空子。秘察局的任务,就是监察这两司 —— 军情司的暗杀队动向,武卫司的探员布防,每日递报给我,不许惊动任何人,更不许与两司起冲突。”

石佤接过令牌,指尖摩挲着 “秘察” 二字,眼中闪过一丝灼热:“兄弟们等这一天,等了三年。殿下放心,二十人足够 —— 当年三十人能护着卷宗从代州到金陵,现在二十人,定能盯紧两司。”

“不止两司。” 陈琅补充道,声音压得更低,“还要查荣王身边的人 —— 张允与藩镇的往来,李继隆给李重进的密信,甚至荣王调京畿卫快马的记录,都要一一查清。记住,只查,不干预,更不许让荣王知道你们的存在。”

石佤躬身应下:“臣明白。” 他起身时,目光扫过案上的《五代兵乱录》,书页正停在 “后晋石敬瑭借契丹兵夺权” 的章节,墨迹旁有陈琅的批注:“权柄如刀,握得太急,易伤己。”

待石佤离开,陈琅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军学的方向 —— 那里的灯火已经灭了,只有军情司的衙署还亮着零星的光,像暗夜里的鬼火。他知道,秘察局的启用,不是为了打压柴熙诲,而是为了在 “两司乱斗” 与 “储君锐进” 之间,撑起一道看不见的防线 —— 既要让柴熙诲知道权力有制衡,也要让朝堂明白,中枢仍有掌控力。

夜色更浓,金陵城郊的农庄里,二十名身着玄色劲装的汉子正收拾行装。他们的刀磨得雪亮,腰间的令牌泛着冷光,没人说话,却都明白,这一次出山,是要为南周的安稳,织一张藏在暗处的网。

而慈宁宫廊柱后的那道银甲身影,此刻正站在军学的望楼上,望着齐王府的方向。少年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 “荣” 字令牌,眼底的猜疑像墨滴入水中,渐渐晕开 —— 他不知道陈琅已启用秘察局,更不知道,他心中的那粒猜疑种子,终将在未来的某一天,长成影响南周命运的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