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194章 封城追赃安商户 义诊换粮稳蜀民

第194章 封城追赃安商户 义诊换粮稳蜀民(2 / 2)

解决了商户与百姓的伤病问题,陈琅又将目光投向了粮价。劫掠发生后,成都的粮商们趁机囤积居奇,粮价从百文 \/ 石涨到了三百文 \/ 石,许多百姓买不起粮,只能靠啃树皮、挖野菜充饥。若不尽快稳住粮价,恐会引发更大的民乱。

七月初十,陈琅在皇商司衙署召集成都的粮商议事。粮商们坐在大厅里,一个个神色紧张,他们知道陈琅刚处理完劫掠的事,现在又找他们,肯定是为了粮价的问题。

“诸位,成都粮价飞涨,百姓买不起粮,再这样下去,恐生民变。” 陈琅开门见山,“我今日找大家来,是想与大家合作,推出‘盐引换粮’政策。”

粮商们面面相觑,不知陈琅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个姓刘的粮商忍不住问:“陈大人,什么是‘盐引换粮’?”

“很简单。” 陈琅笑着解释,“粮商们向惠民粮铺供应粮食,每供应一石粮,就能兑换一张盐引。战后,大家凭盐引到荆南的盐场领取一斤盐。盐是蜀地的稀缺品,在江南能卖高价,利润丰厚,比大家囤积粮食赚的钱更多。”

粮商们眼睛一亮。盐在蜀地确实稀缺,后蜀时就经常缺盐,百姓们甚至用粮食换盐。若能凭粮换盐引,战后领取盐再转卖,确实能赚不少钱。刘粮商第一个表态:“陈大人,我愿意供应五千石粮!” 其他粮商见状,也纷纷响应,有的说供应三千石,有的说供应八千石。

短短十日,粮商们就向惠民粮铺供应了五万石粮食。陈琅立刻下令,将惠民粮铺的粮价调回百文 \/ 石,比粮商的成本价还低三成。百姓们听到消息,纷纷前往粮铺买粮,队伍排了好几里地。“终于能买到便宜粮了!” 一个老农买了两石粮,笑着说,“陈大人真是咱们的救星啊!”

粮价稳定了,民心也渐渐安定下来。成都的街道上,商户们重新开门营业,店铺门口挂着 “皇商司备案” 的牌子,护榷军在街头巡逻,保护百姓的安全;田地里,农户们忙着耕种,农技员在一旁指导,绿油油的秧苗在风中摇曳,充满了生机;义诊点前,还有百姓在排队就诊,医官们依旧耐心地为大家疗伤。

而此时的保宁军大营,气氛却十分紧张。陈琅派了三千护榷军,与杨延玉的水师一起,接管了保宁军大营的守卫。王全斌被软禁在营帐里,看着窗外巡逻的护榷军,心中满是悔恨 —— 他本想靠纵兵劫掠打击赵匡胤,却没想到引来了陈琅的援军,自己反而成了阶下囚。

赵匡胤得知陈琅调兵封锁成都、稳定粮价的消息,脸色阴沉。他没想到陈琅的动作这么快,不仅稳住了民心,还削弱了他与王全斌的势力。“陈琅这个心腹大患,必须尽快除掉!” 赵匡胤对赵普说,“否则,咱们在蜀地就真的没机会了。”

赵普却摇了摇头:“点检,现在不是动陈琅的时候。陈琅有护榷军与水师支持,还有陛下的信任,咱们动他,只会引火烧身。不如先等张永德入蜀,看看局势再说。”

赵匡胤沉默了,他知道赵普说得对,可看着陈琅一步步稳固蜀地,他心中的焦虑越来越重。他隐隐有种预感,自己在蜀地的时间,恐怕不多了。

陈琅站在成都城头,望着下方繁荣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禁掠追赃、义诊救灾、盐引换粮,这三招虽然辛苦,却终于稳住了蜀地的局势。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赵氏兄弟、王全斌,还有吐蕃的松潘部,都还在暗中虎视眈眈。但他更相信,只要守住民心,只要有护榷军与水师的支持,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让蜀地成为大周最稳固的疆土。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成都城上,也洒在陈琅的身上。他转身走下城头,准备前往惠民粮铺查看粮食供应情况。他的脚步坚定,眼神里满是信心 —— 蜀地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每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