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周皇商 > 第135章 剑嵌铜符意难平

第135章 剑嵌铜符意难平(1 / 2)

汴京的春寒料峭,枢密院议事厅的铜鹤香炉里,龙涎香燃得正烈,却驱不散满室的火药味。

赵匡胤的手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那里嵌着半块青铜符。冷硬的金属棱角硌着掌心,与他指节上的厚茧摩擦出细微的声响。每当目光扫过对面的陈琅,指尖便会加重力道,仿佛要将那青铜符嵌进骨血里 —— 那是李继勋的遗物,如今成了他眼中最锋利的刀,时刻提醒着寿州水下的三万亡魂。

“皇商司要在淮南推行‘盐引兑军饷’?” 赵匡胤突然开口,打断了王朴关于漕运调度的奏报。他抽出佩剑,剑身在晨光中划出一道寒光,恰好映出陈琅案上堆积的盐引样本,“陈总掌事倒是好兴致,刚让安大福去楚州‘晒盐’,就忙着发新票子了?”

陈琅的指尖在盐引上停顿,宣纸上 “通市局” 的朱印鲜红刺眼。他抬眼时,正撞见赵匡胤剑柄上的青铜符 —— 那半块符与自己案头影十七遗物中的碎片,竟是同一块浇铸而成。“赵点检若有异议,可上书陛下。” 他将盐引推到桌心,声音平静无波,“淮南军户缺粮三月,用盐引抵饷,是眼下唯一的法子。”

“唯一的法子?” 赵普从赵匡胤身后走出,手里捧着一叠南唐铁钱,铜绿斑驳的钱串在掌心晃出细碎声响,“不如用这个?南唐私铸的铁钱在寿州黑市能换三倍粮草,比皇商司的盐引管用多了。” 他抖开钱串,每枚铁钱边缘都刻着模糊的蟠龙纹,“听说陈总掌事的义弟陈磊,刚接管通市局就收了不少这种‘鬼钱’?”

陈琅猛地拍案,砚台里的墨汁溅到盐引上,晕开一团黑雾:“赵推官少要血口喷人!陈磊在楚州查抄的南唐私铸劣币,能堆满半个盐仓!” 他转向王朴,声音陡然拔高,“探闻局可有奏报?磁州矿监的旧部近日常往淮南运铜,恐是在私铸伪币!”

王朴的竹杖在青砖上顿了顿,发出沉闷的响声。他望着两人剑拔弩张的模样,忽然想起李继勋生前常说的:“义社的兄弟,就像这青铜符,拆开来是两半,合起来才是家。” 可如今,这符却成了离间的利器。

议事结束时,陈琅在廊下拦住了正要离去的陈磊。

这位刚被提拔为通市局使的年轻人,还带着磁州矿场的风尘气,袖口磨出的破洞处,露出被矿石划伤的疤痕。“哥,赵普的人在楚州放出消息,说咱们的盐引兑不出盐。” 他将一封密信塞给陈琅,上面画着几个歪扭的铜钱,“他们用唐国铁钱换百姓手里的盐引,三枚铁钱换一张,说是‘朝廷要废盐引’。”

陈琅展开信,指尖划过那些铁钱图案。赵普的手段果然阴狠 —— 先用劣币冲击盐引信用,再趁乱低价收购,等皇商司无盐可兑时,淮南的经济命脉就会落入义社之手。他忽然想起符清漪临行前的话:“赵普在磁州管过铁矿,最懂如何用铜铁铸刀。”

“让人把楚州的储备盐全运出来,” 陈琅的声音冷得像北地的雪,“就在城门口设兑盐点,百姓拿一张盐引,立刻给半石盐。另外,告诉护榷军,凡查获私铸伪币者,赏盐引十张。”

陈磊刚要应声,就见赵匡胤带着亲兵从对面走来。两队人的影子在廊柱上交错,像两列即将相撞的战车。

“陈局使年轻有为啊。” 赵匡胤的手按在剑柄上,青铜符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只是不知通市局的盐,够不够兑你哥发的那些票子?”

陈磊攥紧了腰间的算盘,算珠碰撞的脆响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赵点检放心,皇商司的盐,够淮南百姓吃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