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终于爬上窗台,像一层薄纱轻轻覆在地板上。乐安的小脚丫从毯子里露出来,脚心朝天,随着呼吸微微颤动。陈浩仍蹲在婴儿床边,指尖被那柔软的小手攥着,动也不敢动。
“他抓得真紧。”陈浩低声说,仿佛怕惊扰了某种奇迹。
“新生儿握持反射。”卡尔轻声解释,“但持续时间超过平均值——他已经抓住你三十七秒了。”
“别用数据破坏气氛。”苏珊走过来,蹲在他身旁,手指轻轻拂过乐安的眉心,“你看,他梦见什么好东西了,嘴角都在动。”
陈浩笑了,眼睛没离开儿子的脸。“你说他以后会记得今天吗?记得我第一次被他抓住手指?”
“记忆形成始于六到八个月。”卡尔说,“但他会对‘触感’留下潜意识印记——温暖、稳定、安全。这些情绪会在未来反复出现,成为性格底色。”
“那就是会记得。”陈浩说,声音有点哑。
娜娜的投影悄然亮起,在墙角浮现出一行小字:“亲子接触时长已达临界点,建议延长互动以促进依恋系统发育”
“你这丫头,连亲热都要计时?”陈浩摇头,“能不能别总拿科学压人情味?”
“我只是提供参考。”娜娜的声音依旧平稳,“情感价值无法量化,但我可以记录——此刻,父亲心跳频率下降12%,呼吸趋于规律,皮质醇水平降低。这是放松与满足的生理标志。”
苏珊靠进陈浩怀里,两人肩并肩地望着孩子。阳光渐渐铺满房间,照在卡尔刚合上的笔记本封面上,烫金的字迹清晰可见:《归途计划·第一阶段:基础能源模型构建》。
“今天开始?”苏珊问。
“今天开始。”陈浩点头,“先从最简单的做起——把星球上那种地热转化装置简化成民用版。虽然功率小,但在极寒地区能救命。”
“我已调出原始设计图。”娜娜说,“共三百一十七页,含材料清单、应力测试报告、能量输出曲线。”
“打印出来。”卡尔翻开本子,“纸质稿更适合标注问题点。”
“打印机墨盒只剩30%。”娜娜提醒。
“那就省着用。”陈浩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我去看看厨房还有没有咖啡。清醒脑子比啥都强。”
苏珊看着他走向厨房的背影,忽然轻声道:“他变了。”
卡尔抬眼:“变化系数自乐安出生后呈指数增长。行为稳定性提升,决策延迟减少,责任感权重上升至78.4%。”
“我不是说数据。”苏珊微笑,“我是说,他终于不像个逃兵了。”
卡尔沉默片刻,低头在纸上写下一句新条目:“目标确认:重建家园,非仅为生存,亦为传承。”
厨房里传来咖啡机低沉的嗡鸣。陈浩靠着流理台,望着窗外初升的太阳。远处城市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烟囱、高楼、铁轨交织成一片灰蓝的剪影。这里不美,也不富裕,但它真实,有温度,有人等他回家。
他端着两杯咖啡回来时,发现乐安睁开了眼。
不是哭闹,也不是茫然,而是静静地躺着,乌黑的眼睛转来转去,像是在努力理解这个世界。
“嘿,小家伙。”陈浩把咖啡递给苏珊,蹲下身,“早上好啊。”
乐安的小嘴张了张,没发出声音,却冲他咧了下嘴——几乎算是一笑。
“他在笑。”苏珊屏住呼吸,“第一次这么清醒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