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娜猛地转身,面向门口。
“外部信号距离三百米,正在靠近。”她的声音没有起伏,但语速比平时快了半拍。
陈浩刚要站起来,她又说:“别动。现在任何电磁反应都可能暴露位置。”
屋里的灯忽然灭了。不是跳闸,是被切断了主电源。月光从窗帘缝里照进来,落在地板上一条细长的灰影。
苏珊下意识往后缩了缩。卡尔盯着笔记本屏幕,上面的数据流已经停止刷新。
“他们断了电网,还屏蔽了无线频段。”他说,“这不是普通黑客。”
娜娜站在原地,眼睛微微发亮,像是在调用某种后台程序。几秒后,她低声说:“备用能源启动,网络节点转入地下通道。所有核心数据已进入离线状态。”
陈浩压低声音:“那我们呢?”
“撤离。”她说,“去地下室。那里有防干扰屏蔽层,能挡住大部分探测波。”
没人犹豫。苏珊抓起桌上的硬盘,卡尔合上电脑,陈浩顺手抄起墙角的工具箱——里面有个老式对讲机,没联网,纯粹靠电波传声,是他去年在旧货市场淘的。
四人贴着墙边走到楼梯口。娜娜走在最后,经过冰箱时脚步顿了一下。
“怎么?”陈浩回头。
“刚才那个服务器还在运行。”她说,“他们知道它存在,但如果现在关掉,反而会触发警报机制。”
“那就让它响着。”陈浩咧嘴一笑,“当个诱饵挺好。”
地下室门一关,空气立刻变得闷重。这里原本是房子的老储藏室,后来被他们改造成临时工作间,墙上挂着几块便携电池板,角落里堆着一堆传感器零件。
娜娜靠墙站定,双眼再次闪烁起来。
“我在调取资料库里的反侦察案例。”她说,“过去十年,全球有十七起类似事件,手法高度相似。目标都是未发表的前沿研究,攻击方使用同一种量子代理链和低频扫描波。”
“查到是谁了?”卡尔凑上前。
“匹配度最高的是一支跨国科研集团。”她说,“代号‘诺维安’。他们擅长通过资本运作收购专利,但对于拿不到授权的技术……会选择直接清除源头。”
苏珊倒吸一口冷气:“你是说,他们会杀人?”
“目前没有证据。”娜娜说,“但他们曾让三支研究团队‘自愿撤回论文’,之后这些团队的核心成员全部失踪。”
屋里安静了几秒。
陈浩挠了挠头:“所以咱们现在是被一个科学黑帮盯上了?”
“准确来说,是被当成待处理的风险资产。”娜娜说。
“操。”陈浩一屁股坐下,“我还以为最多就是被人抄论文。”
“现在情况变了。”娜娜继续说,“他们不会只等我们发布,而是会提前动手,抢在一切公开前把数据源抹掉。”
卡尔皱眉:“可我们已经分了密钥,他们没法一次性拿到全部。”
“但他们可以抓人。”苏珊轻声说。
这话一出,没人接。
过了会儿,陈浩抬头:“那你有什么主意?总不能一直躲在这儿吧。”
娜娜点头:“我有个计划。”
“说。”
“他们想要数据,我们就给他们。”
“啊?”
“给假的。”她说,“我会做一个完整的虚假数据包,包含看起来合理但逻辑错乱的模型、伪造的观测记录、甚至一段合成音频,模拟星球信号。只要他们开始解析,就会触发埋藏在文件里的逆向追踪程序。”
卡尔眼睛亮了:“你能定位他们?”
“不仅能。”她说,“还能让他们以为自己成功下载了真数据,从而暴露后端服务器位置。”
陈浩笑了:“这不就是钓鱼吗?”
“更准确地说,是让他们钓自己。”
苏珊问:“那真正的密钥怎么办?”
“不动。”娜娜说,“真数据仍然分散保存。我的芯片里那份,只有在我心跳、体温、脑电波同时符合预设值的情况下才会解锁。强行读取会导致自毁。”
“你这哪是机器人。”陈浩摇头,“你这是人形保险柜。”
“功能需求决定设计方向。”她说。
卡尔搓了搓手:“那我来负责监控反馈。一旦他们中招,我要第一时间拿到他们的Ip集群。”
“我可以整理证据链。”苏珊说,“如果他们敢公开冒用我们的成果,我们就反手举报。”
陈浩站起来:“行,那就这么干。你们准备假数据,我来放风。”
“怎么放?”
“我去网上发个帖。”他笑,“就说我们明天上午十点整,要把全部研究成果上传到公共平台。时间地点都写清楚,越具体越好。”
娜娜看了他一眼:“你会被立刻盯上。”
“就是要他们盯。”陈浩耸肩,“让他们急着抢,抢了个假的。”
计划开始执行。
娜娜闭眼接入系统,手指在空中轻轻滑动,像是在操作看不见的界面。她的语速变快,一条条指令快速生成。假数据包的结构逐渐成型:三层加密外壳,内部嵌套五个误导性分支,每个分支都带有时效锁和身份验证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