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主任愣了一下,走到木箱边看了看标签:“这个箱子我还有印象,1972 年从鄱阳湖采集的文物,当时登记的是‘水族相关标本及文献’,具体是什么,还没开箱看过。”
他示意工作人员拿来工具,“既然和你们有关,那就先开这个箱子。”
工作人员递来一把羊角锤和起子,刘主任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撬动箱子上的钉子。钉子已经生锈,撬起来时发出 “嘎吱” 的声响,每撬一下,海蓝蓝的心跳就快一分。
当最后一颗钉子被拔出来时,刘主任慢慢打开箱盖 —— 一股浓郁的樟木味混着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里面铺着一层深绿色的绒布,绒布上整齐地码放着几卷线装书,还有一个玻璃罐,里面装着的,正是 1972 年的锦鲤标本!
“真的是锦鲤标本!” 海蓝蓝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她凑过去看,玻璃罐里的锦鲤保存得很完好,鳞片还是半透明的,与她佛牌的能量频率完全相同 —— 佛牌的温度越来越高,甚至泛出淡淡的蓝光,映得玻璃罐里的锦鲤像活了一样。
线装书的书脊上,用朱砂写着 “水族” 二字,虽然已经褪色,却在海蓝蓝靠近时慢慢泛起微光,像是在回应她的佛牌。
“这些书……” 虞明刚想伸手去拿,周教授连忙拦住他:“戴手套,纸张脆,别用手直接碰。”
刘主任递来三副白手套,三人戴上后,虞明才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卷线装书,书皮是深蓝色的绸布,已经有些磨损,翻开第一页,里面的文字是水族文,与《水府真经》的字体完全相同。
“这些书应该是水族的典籍,” 王影儿凑过来看,“太爷爷的日记里写过,1953 年考古队从月亮潭带回过一批水族典籍,说不定就是这些。”
虞明的目光没有停留在这些线装书上,而是落在了最底层的一个木箱上。那个木箱比其他的小一些,上面的封条还没有拆开,封条是红色的,上面印着 “省图书馆特藏部” 的公章,旁边用黑墨写着 “封存日期 1966 年 8 月 15 日”——
这个日期,像惊雷一样在虞明脑海里炸响!1945 年的 8 月 15 日是日军投降的纪念日,而他之前在 1943 年的日军实验日志里,见过一张船票,上面的日期也是 1966 年 8 月 15 日,当时他还觉得奇怪,现在看来,这绝不是巧合!
“刘主任,这个木箱能打开看看吗?” 虞明指着那个小木箱,声音有些急切,“这个封存日期很特殊,可能和 1943 年的日军实验有关。”
刘主任看了看周教授,周教授点点头:“打开吧,小心点,别损坏里面的东西。”
工作人员拿来工具,慢慢拆开封条。木箱的盖子很沉,打开后,里面垫着一块深褐色的麻布,麻布上绣着一个清晰的鱼形图腾 ——
虞明一眼就认出来,这个图腾和人工湖底金属舱上的图腾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