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秘火觉醒
—— 青春与文明的共生
血月的光芒像熔化的铁水,沿着报告厅穹顶的彩绘玻璃流淌而下,在大理石地面上洇出诡异的猩红。悬浮在半空的双鱼玉佩突然发出刺耳的嗡鸣,声波撞在四壁的浮雕上反弹回来,震得人耳膜发麻。
玉佩表面的纹路开始剧烈流动,金鳞与黑鳍在其中疯狂噬咬,每一次碰撞都迸射出火星般的光斑,将整个空间映照得忽明忽暗,如同被狂风搅动的烛火。
虞明感到胸口的红印传来撕裂般的疼痛,仿佛有把烧红的铁钳正试图从皮肉里拽出什么。他踉跄着扶住身后的展台,玻璃展柜里的青花瓷瓶正在共振中发出细碎的裂痕,瓶身上“鱼戏莲叶”的图案在血光中扭曲成狰狞的形状。
“不好!白鳞议会的主力在强行召唤秘火!”海明珠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她原本光洁的鱼尾此刻布满细密的鳞片,在地面上拍打出急促的节奏,每一下都在地板上留下晶莹的水痕,“他们想利用血月的力量,把秘火彻底转化成毁灭的武器!”
通风口的格栅突然发出“哐当”巨响,剩下的黑袍人如同蝙蝠般倒悬而下,兜帽下露出的皮肤泛着青灰色的光泽。他们同时抬起头,露出没有瞳孔的眼白,集体吟诵起诡异的咒语。
那声音既像婴儿的啼哭,又像无数指甲刮过玻璃,听得人头皮发麻,陈宇注意到自己手臂上的汗毛正根根竖起,像被无形的电流击中。
古今教授踉跄着冲向控制台,他的右腿还裹着石膏,每走一步都发出石膏摩擦的“咯吱”声。
“快关闭所有光源!”他的声音嘶哑得如同砂纸摩擦,“血月的能量需要光线作为介质!”赵强立刻扑向墙边的总开关,金属开关在他掌心硌出红印,百叶窗的叶片“哗啦啦”叠在一起,日光灯管的余光在熄灭前最后闪烁了三下,报告厅瞬间陷入浓稠的黑暗。
只有双鱼玉佩还在发出微弱的光芒,像深海中的灯塔。虞明在黑暗中摸索,指尖突然触到个冰凉的物体——是王影儿青铜鼎里掉出的那块心形晶石。晶石在他掌心迅速发烫,像握着块烧红的烙铁,逼得他差点脱手扔掉。就在这时,晶石表面浮现出流动的光斑,在黑暗中投射出一段影像:
千年前的血月之夜,鄱阳湖的祭坛上铺满月光色的莲花。守鼎人身着玄色祭袍,腰间悬挂的青铜鱼符在风中轻响;水族圣女的鱼尾覆盖着珍珠母贝般的鳞片,每片鳞上都流转着星辉。两人同时划破掌心,将精血滴在双鱼玉佩上。
玉佩没有发出金黑交织的光芒,而是绽放出包容万象的白色,像黎明前最纯粹的天光。那些席卷而来的灾难——翻涌的浊浪、断裂的桅杆、哭喊的人群——在白光中渐渐平息,最终化作一场滋润大地的春雨,落在干裂的田埂上,催生出第一株返青的稻禾。
“秘火的本质,是接纳不同!”虞明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带着晶石传递的灼热力量。他摸索着找到海蓝蓝的手,将心形晶石塞进她掌心,“就像考古学接纳不同文明,就像我们接纳彼此的过去!”
晶石接触到海蓝蓝掌心的瞬间,突然爆发出耀眼的白光,如同核聚变般的光芒将两人笼罩其中。虞明感到身体变得轻盈,仿佛漂浮在温暖的羊水之中,无数画面在他眼前飞速闪过:
1943年的实验室里,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将青铜鱼符塞进襁褓内侧,身后是日军士兵砸门的巨响;湖边长椅上,海蓝蓝的父母依偎着看夕阳,父亲的考古铲斜靠在椅边,母亲的鱼尾悄悄在水面划出涟漪;
古今教授二十年前的办公室,年轻的他颤抖着拉开抽屉,放走里面蜷缩的水族少女,窗台上还放着没批改完的考古报告;
日军实验室的角落,张魁偷偷将《道德经》藏进实验记录本,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莲花瓣……
这些看似孤立的瞬间,此刻在秘火的光芒中串联成线,原来每个时代都有人在默默守护着共生的信念,像传递圣火般传递着永不熄灭的微光。
“教授,放下仇恨吧!”海蓝蓝的声音穿透白光,带着水波般的共振,传入每个黑袍人的耳中,“真正的平等不是消灭差异,是尊重差异!你看这些学生——
”她抬手指向角落里的陈宇和赵强,两人正举着手机直播,屏幕的光映出他们震惊却坚定的脸,“他们愿意相信人鱼的存在,愿意学习水族的历史,这才是文明该有的样子!”
张魁站在白光边缘,看着自己手臂上正在消失的鳞片。那些青灰色的鳞甲褪去后,露出的是人类皮肤特有的纹理,甚至能看到年轻时留下的细小疤痕。他突然笑了,笑声里带着释然的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