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潜水时,声呐捕捉到类似经幡的移动阴影,频率与祠堂铜钟的声波吻合,持续时间约三分十七秒。墨水在纸页边缘晕开,形成不规则的水痕,像是刚被眼泪浸湿过。
“虞学长对我的日志很感兴趣?” 海蓝蓝的声音突然在头顶响起,带着点刻意掩饰的紧张。虞明抬头时,正撞见她琥珀色瞳孔里的慌乱,她的睫毛上还挂着泳池的水珠,阳光透过水珠,在虹膜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金粉。
“不如加入我的‘水下文明’小组?” 她迅速合上日志塞进包里,拉链拉到一半时顿了顿,似乎想起里面还藏着什么,“陈宇说你能用三维建模复原元代沉船的榫卯结构,我们正好需要这种人才,下周要提交省级大创项目申报书...”
虞明注意到她说话时,右手食指反复摩挲着帆布包上的鱼纹刺绣,那个动作和他研究古陶瓷时抚摸裂纹的习惯惊人地相似。
“你的采样点坐标,” 他突然开口,目光落在她包侧的笔记本上,上面用铅笔写着串经纬度,“是不是靠近老爷庙水域?”
海蓝蓝的指尖猛地顿住。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着名的 “魔鬼三角区”,近百年来有数十艘船在此失踪,系里的教授们在课堂上提到时,总会提醒学生避开这片水域。
“你怎么知道?” 她的声音低了些,耳尖泛起淡淡的红晕,像被晨光染透的云霞,“那里的声呐图像确实有些奇怪,但我觉得是...”
实验室门被猛地推开,打断了她的话。陈宇举着 Gopro 冲进来,镜头对准蹲在地上的两人,运动相机的红色录制灯在天花板上投下跳动的光斑。
“考古系雌雄双骄又同框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直播特有的兴奋,手环突然发出刺耳的 “滴滴” 声,屏幕上跳出 “磁场异常” 的红色警告,“观众朋友们,这是本周第三次‘学术偶遇’,根据我的大数据分析,虞明学长每次质疑海蓝蓝学姐的数据后,都会有重大发现...”
“陈宇,你的‘宋代瓷片分期’作业写完了吗?” 慧灵抱着一摞文献出现在门口,阳光透过她身后的玻璃窗,在她眉心的莲花胎记上投下圈光晕,让那枚淡粉色的印记看起来像枚会发光的朱砂痣。
她的手指在文献脊背上轻轻滑动,《中国水下考古年鉴》《鄱阳湖地质调查报告》... 最后停在最底下那本线装书上,书脊上 “白鳞鱼族秘史” 五个篆字虽然模糊,却像根细针轻轻刺了虞明一下。
“别啊!” 陈宇哀嚎着把 Gopro (美国运动相机品牌)塞进背包,运动手环的警报声还在继续,“我刚用无人机拍到湖底疑似古建筑的阴影,等我做成 VR 模型...”
他的运动鞋踩过地上的水渍,留下串歪歪扭扭的脚印,消失在走廊尽头时,虞明看见慧灵悄悄将那本线装书往文献堆里塞了塞,书角露出的插画上,隐约是条长着人脸的鱼。
海蓝蓝突然轻笑出声,弯腰捡起最后一支试管:
“看来我们的学术讨论要暂停了。” 她从帆布包里掏出包消毒湿巾,仔细擦拭着被泥浆弄脏的台面,“不过在你质疑我的数据前,最好先看看这个。”
她递过来一张打印纸,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检测报告,“这是第三方实验室的复测结果,和我的数据误差不超过 0.5%。”
虞明接过报告时,指尖触到她掌心的温度。报告末尾的签名栏里,“海蓝蓝” 三个字的笔画间,藏着个极小的莲花印章,和他在那枚宋代青铜镜背面见过的印记一模一样。
窗外的樟树叶子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实验室的中央空调依旧在嗡鸣,可他突然觉得,这看似平静的晨光里,藏着无数互相缠绕的秘密,像湖底交错的水草,正在悄悄收紧。
他低头看向自己白大褂上的水珠,那是刚才海蓝蓝甩马尾时溅上的,水珠顺着布料的纹理缓缓流淌,在 “水生生物考古系” 的字样上留下蜿蜒的痕迹,像条正在游动的小鱼。
这一刻,虞明突然明白,那些看似孤立的数据、船票、胎记和神秘的书籍,或许正在编织一张巨大的网,而他和海蓝蓝,早已站在网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