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明接过指南针的瞬间,玉佩的热度骤然升高。他看见指针像被无形的手拨弄着,在盘面上画出凌乱的弧线,最终固执地指向西北方向的芦苇丛。那里隐约露出半截青灰色的石碑,被茂密的芦叶半掩着。
“望湖亭遗址。” 海蓝蓝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她快步穿过及膝的芦苇,露水打湿了牛仔裤的裤脚。石碑上的刻字已被岁月磨得模糊,唯有 “月圆” 二字尚可辨认,笔画间还残留着青苔的绿意。
虞明蹲下身,指尖拂过碑侧一道奇特的凹槽 —— 那形状竟与他玉佩的轮廓完全吻合。当他将玉佩贴上去的刹那,石缝里突然渗出细密的水珠,顺着刻字的纹路流淌,在地面聚成小小的水洼。
“爷爷说月圆之夜站在这里,能看见湖底的佛光。”
海蓝蓝的发丝被风吹到虞明手背上,带着洗发水的清香和水汽的微凉,“他失踪前的最后一篇日记里写着:‘莲开见佛时,涡旋生明镜’。”
虞明的拇指摩挲着玉佩上渐渐清晰的莲花纹路。他忽然想起母亲病中的呓语:
“等莲花纹长满玉佩,就去莲心涡找你父亲。” 那时他以为是病中的胡话,此刻望着湖面上盘旋的水鸟,心脏突然剧烈地跳动起来。
海蓝蓝从背包里掏出笔记本,翻到夹着书签的那页。泛黄的纸页上画着奇怪的潜水路线图,用红墨水标注的深度数字旁,有行潦草的批注:
“三十米处有青铜铃,遇月圆则鸣。”
“这潜水笔记里夹着的荷叶标本,” 她忽然指着书页间的浅绿痕迹,“和你地图上的是不是很像?”
虞明凑近细看,那半片荷叶的叶脉纹路里,竟嵌着几粒细小的青铜粉末。他想起母亲地图边缘的荷叶标本,同样带着金属般的冷硬质感。
正午的阳光晒得石碑发烫。海蓝蓝突然指着芦苇丛:“那里好像有东西在闪。”
拨开半人高的芦苇,他们发现泥地里埋着个锈蚀的铜盒。盒盖上雕刻的莲花纹已经模糊,却与两人佩戴的饰物形成奇妙的呼应。虞明用瑞士军刀撬开盒盖的瞬间,一股混合着水藻与檀香的气味扑面而来。
盒底铺着的蓝印花布早已褪色,里面静静躺着半块青铜镜。镜面蒙着厚厚的铜绿,却在阳光折射下映出奇异的光斑 —— 那些跳动的光点在地面拼出的形状,恰似海蓝蓝照片里那座水下古寺的飞檐轮廓。
“另一半镜子……” 海蓝蓝的声音有些发颤,“爷爷的笔记里说,古寺的明镜佛有两面铜镜,合在一起能照见过去未来。”
虞明突然想起母亲有个缺了角的首饰盒,垫布底下似乎也藏着个金属物件。
虞明拿出临行前古教授给他打印的那张《太湖水底声纳扫描图》,两人仔细研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