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溟渊水劫 > 第32章 第三十二回第五章 海底谜局

第32章 第三十二回第五章 海底谜局(2 / 2)

“有东西在搅拌机里!” 其中一个指着船尾方向,嘴唇哆嗦得说不出完整句子,“黑色的…… 好多手……”

搅拌站的铁皮棚顶还在冒烟。寒松踹开变形的铁门,一股混合着水泥灰和海水腥气的热浪扑面而来。直径三米的搅拌筒已经停止转动,筒身扭曲成麻花状,钢筋焊接的进料口被硬生生撕开,边缘的铁皮卷成锋利的刃口。

“在那儿!” 小王指着搅拌筒内部,声音抖得像筛糠。寒松打开应急灯,光柱扫过齿轮组 —— 枚巴掌大的白玉贝壳卡在传动齿轮间,壳面的水族文在灯光下泛着磷光,组成五个清晰的字符:“勿扰沉睡者”。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搅拌筒的内壁。应急灯光下,无数道抓痕交错纵横,最深的竟有三指宽,像是某种长着利爪的巨物在筒内疯狂挣扎。抓痕的末端汇聚在筒底,那里的混凝土还没凝固,却诡异地点缀着数十片发光鳞片,组成个微型的珊瑚禅房图案。

“寒总您看这个!” 负责物料检测的老陈举着个玻璃样本瓶,里面盛着刚从混凝土里分离出的物质 —— 半透明的胶状液体里,无数细小的触须在缓缓蠕动,接触到瓶壁的地方,玻璃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模糊。

寒松的胎记烫得快要烧穿皮肤。他突然想起二十年前撤离珊瑚禅房时,虞正清在通讯器里喊的最后一句话:“它们不是在攻击,是在警告。”

就在这时,整艘船突然剧烈摇晃,所有灯光同时熄灭。应急灯亮起的瞬间,寒松看见搅拌站的铁皮墙上,不知何时渗出了粘稠的黑水,水痕在墙上蔓延,渐渐勾勒出个巨大的掌印 —— 与海心石上的凹痕,与虞明掌心的佛印,分毫不差。

对讲机里传来全体频道的尖叫,夹杂着海浪拍击船身的巨响。寒松抓起样本瓶冲向驾驶台,瓶中的触须突然剧烈翻腾,撞得玻璃发出脆响 —— 他知道,这不是普通的工程事故,而是沉睡了二十年的深海盟约,终于被惊醒的第一声咆哮。

那夜寒松失眠了。他翻开随身携带的日记本,泛黄的纸页间夹着二十年前的老照片:年轻的虞正清站在珊瑚禅房前,手中捧着贝叶经,背后的鲛珠佛灯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照片背面,虞正清用铅笔潦草写着:

佛灯非灯,乃水族文明之核,若现世,必引天地异变。

寒松的手指拂过照片上虞正清的脸,心中充满愧疚。当年若不是他们执意要带走佛灯,虞教授也不会失踪。如今,这

终于要清算,而他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随着工程推进,怪事愈发频繁。每当新月之夜,施工船的声呐就会捕捉到异常声波,频率与人类脑电波相近,却带着某种韵律,像是远古的吟唱。寒松曾让声学专家分析这些声波,发现它们竟然与虞正清留下的贝叶经上的音节完全吻合。

有个年轻技术员发誓,他在退潮后的沙滩上看到过发光的脚印。寒松亲自去查看,发现每个脚印里都盛着海水,却始终不会干涸。他蹲下身,用手指蘸了一点海水,尝了尝 —— 那水带着淡淡的咸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珍珠粉香气,与鲛珠佛灯散发的气味一模一样。

寒松开始暗中调查。他走访当地渔民,收集到的故事拼凑出令人不安的图景:这片海域曾是水族与守鼎人签订 双鱼之誓 的圣地,鲛珠佛灯既是和平的象征,也是镇压业障族的法器。而如今填海工程的位置,恰好是当年封印的核心地带。

几十年前,这里经常能看到鲛人上岸,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渔民告诉寒松,他们和我们祖先做交易,用珍珠换淡水。但自从七十年代那次海底地震后,就再也没见过了。

老渔民还说,最近海面上常出现海市蜃楼,蜃景中能看到珊瑚砌成的宫殿,还有身披鳞甲的僧人在诵经。我爷爷说,那是水族在向我们求救, 他叹了口气,这片海,不能再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