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望凝眉 > 第123章 芦荡孤舟,心系南北

第123章 芦荡孤舟,心系南北(1 / 2)

芦苇荡高而密,叶片边缘锋利,刮在脸上生疼。

宓瑶几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及膝的淤泥和冰凉的河水中艰难前行,尽量压低身体,利用茂密的芦苇遮挡身形。

身后远处,荒庙方向传来的喧嚣声、呵斥声、甚至兵刃交击声隐约可闻,如同重锤般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宓瑶的心脏揪紧,几乎不敢去想萧景珩独自一人面对众多追兵的情景。

“快!这边!”顾嬷嬷年纪虽大,此刻却显露出惊人的沉稳和方向感,她似乎对这片水域颇为熟悉,引领着方向。

终于,在芦苇荡最深处,他们找到了一条被巧妙掩盖的窄小乌篷船,刚好能容纳四五人。

“快上船!”顾嬷嬷低声道,和阿元一起将受伤的护卫搀扶上船。宓瑶紧随其后,跳上摇晃的小船。

顾嬷嬷熟练地解缆撑篙,小船悄无声息地滑出芦苇荡,融入漆黑的主流河道,然后毫不犹豫地向着下游、向着南方驶去。

没有人说话,只有船桨划破水面的轻微声响和受伤护卫压抑的喘息声。每个人都紧绷着神经,警惕地注视着两岸和后方。

直到驶出很远,再也听不到任何追兵的动静,只有无边无际的水声和风声时,那种令人窒息的紧迫感才稍稍缓解。

宓瑶瘫坐在船头,浑身湿透,冷得瑟瑟发抖,但比身体更冷的,是那颗高悬着的心。

她紧紧攥着怀里那个装着劣粮样本和腰牌的油布包,以及那枚冰冷的玄铁指环,仿佛它们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萧景珩最后冲入黑暗的背影,一次又一次地在她脑海中回放。他会不会……她用力甩头,不敢再想下去。

“姑娘,喝口酒暖暖身子。”顾嬷嬷递过来一个皮囊,里面是辛辣的烧酒。她又拿出干爽的布巾让宓瑶擦拭。

宓瑶接过皮囊,抿了一口,烈酒灼烧着喉咙,带来一丝虚幻的暖意。“嬷嬷……你说,他会不会有事?”她终究还是忍不住,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顾嬷嬷沉默了一下,苍老的脸上皱纹更深了:“二爷……吉人自有天相。他既做出如此选择,必有脱身之法。姑娘此刻最要紧的,是保重自己,完成二爷的交托。”

道理都懂,可担忧却如同水草,缠绕心头,难以挥去。

他们已然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更是……更是经历了生死与托付的复杂共同体。

小船顺流而下,速度极快。

天快亮时,他们已远离镇江府界,进入了一段更为荒凉的水道。

顾嬷嬷选择了一处隐蔽的河湾停船休息,并为受伤的护卫重新换药。

伤口有些红肿,但好在没有恶化。

护卫很是硬气,始终一声不吭。

宓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开始仔细思考接下来的路线。

萧景珩只说了南下绕道杭州,但具体如何走,如何避开盘查,都需要详细规划。

她拿出萧景珩给的那个地址和接头暗号,反复默记,确认无误后,将纸条就着河水浸湿、揉烂,彻底销毁。

“嬷嬷,我们对南下水路熟悉吗?”宓瑶问道。

顾嬷嬷点点头:“老奴年轻时随……随旧主走过几次。大致路线还记得。只是如今关卡盘查必然严密,需得格外小心。”

接下来的两天,她们昼伏夜出,专拣支流岔道航行,避开大的城镇码头。

食物很快告罄,只能靠沿途偷偷采摘些野果或用银钱向极其偏僻的渔家换取少量食物果腹。

一路上,果然见到各处水道关卡盘查森严,尤其是北上的船只,几乎每条都要被翻个底朝天。

而关于“镇江漕运大案”、“京中钦差密查”的流言,也如同长了翅膀般在水路上传播,版本各异,越传越玄乎,人心惶惶。

宓瑶甚至听到有船工窃窃私语,说昨夜镇江府大牢走了水,烧死了几个待审的漕帮犯人;还有说“隆昌号”钱庄被不明身份的人冲击,账房先生吓得连夜跑路了……

看来,萧景珩“搅浑水”的计划正在发挥作用!对方果然阵脚大乱,开始内部清洗和消灭证据了!

这消息让宓瑶既松了口气,又更加担忧。

松口气是因为压力转移,她们南下的阻力可能会小一些;担忧则是因为,对方越是如此疯狂灭口,说明问题越大,萧景珩面对的局势也就越危险。

她无比渴望能知道他的消息,哪怕只是一点点。但这种环境下,音讯完全隔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