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望凝眉 > 第119章 暂栖孤镇,棋局新子

第119章 暂栖孤镇,棋局新子(2 / 2)

绝不能承认!但也不能再用什么“听老账房说的”这种拙劣借口搪塞了!

电光火石间,她忽然想起原主沈清辞的记忆碎片——承恩侯府虽然后来没落,但其祖上也曾显赫,府中藏书极丰!

而沈清辞本人,在继母打压下,唯一的慰藉便是偷偷阅读那些不被允许她看的“杂书”!

有了!

她深吸一口气,抬起眼,迎上萧景珩探究的目光,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自然甚至带上一丝追忆和苦涩:“二哥说笑了。我……我少时家中……尚可时,父亲曾请过西席教授兄长课业。我……我那时年幼好奇,常偷偷躲在书房屏风后听讲。那位西席先生似乎精通刑律算学,讲课时常引经据典,剖析案例……我便也零星听了一些,觉得有趣,便记下了些皮毛。后来家道中落,这些事……便再无人提起。”

她这番话,半真半假。真的部分是沈清辞确实偷听过兄长上课,且侯府藏书丰富;假的部分是将“精通刑律算学的西席”这个角色强化和具体化,以解释她超常的知识来源。语气中的追忆和苦涩,更是恰到好处地融入了沈清辞的真实情感经历,显得无比真实。

她甚至适时地低下头,掩饰眼中可能流露的情绪,轻声道:“都是些孩童时的记忆了,胡乱说来,让二哥见笑了。”

萧景珩的目光在她低垂的脖颈和微微颤抖的睫毛上停留了片刻。

书房偷听?精通刑律算学的西席?

这个解释,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既能解释她知识的非常规来源,又符合她“家道中落”的背景设定。

而且,她提及此事时那种细微的哀伤和不欲多言的态度,也不像作伪。

他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打消,但这个解释暂时堵住了他的追问。

他或许不信全部,但至少,她给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符合这个时代逻辑的说法。

“原来如此。”他淡淡应了一句,不再深究,转而道,“你所说的交叉比对、查核原始凭证,确是查账的正途。但耗时耗力,且需要大量可靠的人手接触核心账册。眼下我们时间紧迫,恐难施行。”

他竟真的开始与她讨论起具体技术细节!

这意味着,他至少在表面上,暂时接受了她的说法,并且开始将她的“奇思妙想”纳入实际考量的范围!

宓瑶心中稍定,连忙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若是无法直接接触账册,或许……可以从外围入手。比如,查一查与漕运、与那几家可能涉及的粮商有往来、但规模较小、不那么起眼的钱庄、当铺?大额赃银流转,或许会在这些地方留下痕迹?又或者,查一查近期江南等地,是否有来路不明的大宗粮食交易?若是贪墨,总要销赃变现……”

她再次提出角度刁钻的建议。

萧景珩眼中精光一闪,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显然在认真思考她话中的可能性。

屋内一时间只剩下油灯燃烧的噼啪声和他手指叩击桌面的轻响。

良久,他猛地站起身:“你说得对,不能只盯着明面上的账册和那些人!销赃渠道,亦是关键!”

他走到门口,低声唤来一名侍卫,快速吩咐了几句,显然是让人立刻去查江南等地钱庄和粮食黑市的异常动向。

吩咐完毕,他返回桌前,再看宓瑶时,眼神已然不同。

那里面不再仅仅是审视和利用,更多了几分真正的、对于“人才”的看重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探究兴趣。

“你很好。”他看着她,忽然说了这么一句,语气依旧平淡,却重逾千斤,“此次若能顺利破局,你当记首功。”

宓瑶的心猛地一跳,连忙低下头:“民女不敢,只是尽绵薄之力。”

萧景珩不再多言,重新坐回桌前,对着地图和刚刚得到的思路,陷入了更深沉的谋划之中。

宓瑶悄悄松了口气,手心依旧潮湿。

刚才那一番交锋,险之又险,但她似乎……又过关了?

而且,似乎还在他心中增加了新的、更有价值的筹码?

只是,这种依靠急智和半真半假的谎言维持的平衡,又能持续多久?

她看着外间那个专注于棋局的男人的侧影,心中波澜起伏。

他们之间的关系,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复杂的阶段。

从单纯的庇护与被庇护,到如今,她开始展现出足以介入他核心事务的能力,成为了他棋局上的一颗……

或许有些意想不到的新棋子。

而这颗棋子,究竟会走向何方?是沦为随时可弃的弃子,还是成为……不可或缺的棋手?

夜色渐深,孤灯如豆。

小镇客栈的房间里,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案侦破,正与一段微妙复杂的情感纠葛,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

风暴仍在持续,而他们,在这风暴眼的边缘暂歇,等待着下一轮更激烈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