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望凝眉 > 第105章 余烬新生,凤隐于林

第105章 余烬新生,凤隐于林(1 / 2)

刑部的文书与钱塘县衙的地契,如同两份沉甸甸的界碑,彻底将“沈清辞”的过去与“宓瑶”的未来区隔开来。

一场跨越千里、借助律法与舆论完成的清算,终于尘埃落定。王氏身败名裂,深陷囹圄,等待最终的严惩;而属于宓瑶(沈清辞)的生母嫁妆,虽历经波折、十不存一,终究部分物归原主,为她搏得了一份立于世间的根本。

别院内的生活似乎恢复了以往的宁静,但氛围已悄然改变。

下人们对待宓瑶的态度,在原有的恭敬之上,更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敬畏——

这位不声不响的宓姑娘,竟是能让官差上门办事、手握地契产业的人物,再联想起她那些鬼神莫测的织机技艺,愈发显得深不可测。

宓瑶并未沉溺于这小小的“胜利”。

她深知,这一切不过是萧景珩庞大计划中的一环,是她得以安身立命的起点,而非终点。

真正的立足,仍需依靠自身创造的价值。

她将大部分精力重新投入锦云坊的工坊。

改良织机经过“流光缎”的试炼,性能得到进一步验证,但也暴露出一些需要优化的细节。

她与王师傅等几位老工匠几乎泡在了工坊里,针对不同材质、不同纬密的织物进行适应性调试,记录数据,改进图纸。

同时,她也开始履行“首席技师”的职责,系统性地教导那两名选拔出来的年轻学徒。

她讲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不仅教操作,更讲解背后的原理,鼓励他们思考与提问。

两个年轻人进步神速,看宓瑶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苏鸣来工坊巡视的次数明显增多。

他亲眼看着新织机日趋完善,看着宓瑶如何将复杂的技艺倾囊相授,看着工坊内因为效率提升而逐渐堆积起来的高品质缎匹,心中的满意与庆幸无以复加。

他对宓瑶的优待也愈发实在——份例一提再提,一应需求无有不允,甚至主动提出将宓瑶应得的那三成利润提前预支一部分,以示诚意。

宓瑶并未推辞,坦然接受。

她需要这些钱。

除了日常用度,她暗中委托顾嬷嬷,通过可靠渠道,将一部分银钱兑换成更易携带保存的金叶子与小额银票,仔细收好。

这是她为自己准备的退路。

无论与萧景珩的合作如何,她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经济自主权。

至于那处意外归还的桑园与缫丝作坊份额,她并未急于亲自插手管理。

而是通过萧景珩,聘请了一位老成持重的账房先生,定期前去核查账目,监督经营,只要求确保她的那份收益按时足额交付即可。

目前,她需要聚焦于技术核心,而非分散精力去经营产业。

这一日,秋高气爽。

宓瑶难得提早从工坊回来,坐在院中竹林旁的石凳上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