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多礼。”沈清辞抬手虚扶,“只是闲暇时的消遣,成与不成还两说呢。”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张婆子,沈清辞端起微凉的茶,抿了一口。
她撒下的种子,开始发芽了。
通过张婆子,她或许能接触到更多拥有传统技艺却不得志的绣娘,甚至能看到那些被时间埋没的纹样宝藏。
这不仅能丰富她的“星火”资料库,未来若真能运作起来,这些独特的设计本身,就是极具价值的资源。
另一边,小厨房的刘嫂也带来了意外的回响。
那日沈清辞随口提了句“黄油”,刘嫂竟真的上了心。
她通过相熟的采买小厮,费尽周折才从一家专做西域客商生意的胡人店里,买了一小块昂贵的黄油回来。
她试着按沈清辞模糊提示的“与面同揉”、“高温快烤”,竟真的做出了一小碟酥脆喷香、奶味浓郁的奇异点心来。
她小心翼翼地捧来给沈清辞品尝。
沈清辞尝了一块,虽比不得现代西点的精致,但在这个时代,已堪称惊喜。
她由衷夸赞了几句。
刘嫂激动得脸都红了:“都是大小姐提点的好!这胡人的东西,竟真这般神奇!就是……就是太贵了,寻常可用不起。”
“确实价昂,只偶尔尝鲜便好。”
沈清辞点头,沉吟片刻道,“不过,中原物产丰饶,未必找不到替代之物。猪油、牛乳、或是某些坚果榨出的油,或许也能做出不同风味的点心。刘嫂不妨多试试?”
她又轻飘飘地补充了一句:“若真能试出什么新奇又成本不高的方子,将来或许不止能在府里做,还能……嗯,当然,这只是我一点胡思乱想罢了。”
刘嫂却听进了心里。
大小姐的意思是……将来或许能凭这手艺,到外面谋个生路?
她想起自家那个无底洞似的赌鬼丈夫,又看看眼前气度沉静、眼神却总能给人希望的大小姐,一颗心忍不住怦怦直跳。
“奴婢……奴婢回去就试试!”刘嫂的声音里充满了干劲。
沈清辞看着刘嫂退下的背影,眼神深邃。
她不仅在聚集人手,更是在悄无声息地播撒“创新”和“价值”的种子。
她给予这些深陷泥潭的女性一丝微光——一种新的技法、一个改良的配方、一份超越眼前困境的可能性。
这些微光,现在或许只能照亮她们脚下的一小步。
但假以时日,谁能说它们不能汇聚成足以改变命运的火炬呢?
而她,正是那个点燃火种的人。
窗外,秋意渐浓,沈清辞却觉得,自己心中的那盘棋,正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