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真正的心动(2 / 2)

“我也是,德米特里。”苏晚晴微笑道。

他上前一步,只是一个礼貌的、短暂的拥抱。“晚安。”他在她耳边轻声说,然后转身,身影很快消失在雾霭中。

苏晚晴站在门口,没有立刻进去。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他身上淡淡的松木和油彩混合的气息。她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有些发烫。这种感觉很陌生,不是当年对顾言琛那种带着占有欲的、焦灼的执念,而是一种温暖的、轻盈的、让她忍不住想要微笑的期待。

之后的一切,都发生得自然而然。他们开始频繁地见面,看展览,听音乐会,在泰晤士河畔散步,在大英博物馆的某个角落一待就是一下午。德米特里是个完美的伴侣,他尊重她的独立,支持她的事业,欣赏她的才华,也包容她偶尔因为过往经历而产生的不安和敏感。

他会记得她喜欢某个牌子的巧克力,在下班路上特意买来带给她;会在她为稿件焦头烂额时,默默为她泡一杯舒缓的花草茶;会在她因为一个噩梦惊醒的深夜,接到她电话后,立刻用温柔的声音陪她聊天,直到她再次安心入睡。

这是一种平等的、互相滋养的关系。苏晚晴第一次感受到,被一个人真正地“看见”和“理解”是什么滋味。她不需要扮演任何角色,不需要讨好任何人,只需要做最真实的自己。

三个月后,在一个繁星满天的夜晚,德米特里带她去了他在郊外的工作室。那是一个由旧谷仓改造的巨大空间,充满了油彩、松节油和旧木头的味道。画架上覆盖着白布。

“我最近在创作一组新作品,”德米特里牵起她的手,走到画架前,“灵感来源于一个人。”

他轻轻掀开了白布。

苏晚晴呼吸一滞。

画布上,是一个东方女子的侧影,她站在一片朦胧的、仿佛笼罩着晨雾的旷野中,微微仰着头,看向远方。她的眼神复杂,有迷茫,有坚韧,有脆弱,更有一种破土而出的、向着光生长的渴望。画面的色调不再是德米特里以往惯用的炽烈浓郁,而是以一种极其细腻、温柔的笔触,渲染出各种层次的灰、蓝和一抹极淡的、充满希望的粉金色。

那是她。是她来到伦敦后,在无数个深夜独自面对内心时的状态。

“我画不出你全部的美,”德米特里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低沉而真挚,“但我试图捕捉你灵魂的光。晚晴,从在拍卖行第一次见到你,我就知道,你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道不一样的光彩。”

他转过身,面对着她,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巧的丝绒盒子。他没有单膝跪地,只是郑重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设计极其独特的戒指——戒托是缠绕的橄榄枝形状,中间镶嵌着一颗色泽温润、未经过多雕琢的月光石,如同被晨雾包裹的月亮。

“这枚月光石,像我第一次见你时,伦敦上空的云月,朦胧,却让我心向往之。”他凝视着她的眼睛,目光如同最深沉的海,“我知道我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过去。但我相信,真正的爱能跨越一切。晚晴,你愿意给我这个机会,让我陪伴你,一起探索未来的所有可能吗?”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承诺,只有一颗坦诚的、愿意与她并肩前行的心。

苏晚晴看着那枚戒指,看着德米特里眼中毫不掩饰的爱意与紧张,泪水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但这一次,不是委屈,不是不甘,而是巨大的、几乎要将她淹没的幸福和释然。

她终于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心动。

不是年少时对完美幻影的执着,不是得不到的不甘,而是在真实的相处中,被对方的灵魂所吸引,是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产生的想要共度余生的笃定。

她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放在他的掌心,用力点头,声音哽咽却清晰:“我愿意,德米特里。我愿意。”

德米特里如释重负地笑了,那笑容明亮得仿佛能驱散伦敦所有的阴霾。他小心翼翼地将戒指戴在她的无名指上,尺寸刚刚好。然后,他捧起她的脸,吻轻柔地落在她的唇上,带着珍惜无比的力度。

在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仓库工作室里,在未完成的画作和松节油的味道中,苏晚晴真正告别了她的过去,拥抱了属于她的、平等的、充满生命力的爱情。

她终于懂得,放下执念,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和那个真正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