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通过人力巡边,不仅耗费人力,战士们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也容易陷入危险之中。
可现在无论是监控探头、无人机等科技的发展,并且新的巡航无人机,可以依据预定航线按时自动起飞,工作人员通过控制中心的回传画面,能远程实时监控。
尤其对人工难以抵达的山体高处进行无死角排查,极大提升工作效率与精准度。
虽然现在还不能实现完全的设备巡边,但也让边防战士们的工作量大大下降,如果有人翻越边境,无人机会提前发现,战士们也能从容的部署,自身安全也更加能得到保证。
(致敬所有在边防工作的一线人员!)
在明末也是一样。
汝宁府,豫皖边境的一座村子内,负责巡边的战士们,正在操作无人机进行巡边。
与现代不同的是,战士们不是为了防止有人越过边境,相反,如果是百姓越过边境的话,战士们还会第一时间迎上去,用车辆将前来的百姓送到最近的暂居点,等进行一系列的身体检查后,再行分配。
这么做的目的是因为明末世界的瘟疫从来都没有断过,最恐怖的一场鼠疫也已经逐渐开始席卷整个北方。
根据史书记载,明末大鼠疫开始于崇祯六年先在山晋爆发,崇祯十四年传到河冀,并随着李自成和清朝等其他势力的军队传到更多的地区,同年鼠疫传入京师。
京师在崇祯十六年的8月到12月间,保守估计死亡人数已高达全城的五分之一。
城内景象惨烈,街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余万。山晋、陕秦、南河等华北地区也因鼠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有史学家保守估算死亡人数达千万人以上。
其二,也是为了防备其他势力进犯南河,一旦发现其他势力,华夏军就可以在精准布控,精准打击。
“嘿,也是奇了怪了,平常这个时候总有百姓往咱们这边跑,怎么今天一个人影都没有见到?”吴子平疑惑的说道。
自从南河被收复,华夏军的诸多政策便开始实施,百姓们皆受惠颇深,无不感慨天下竟然有对百姓如此好的军队。
一些百姓纷纷将这些好消息告知在临省的亲戚或者朋友,希望他们也能来到南河,至少比其他地方稳定,也能吃饱饭不会饿肚子。
不饿肚子对这个时代的百姓无疑是极大的诱惑,于是许多的百姓携家带口的来到南河,并且在将这里的情况告诉更多人。
“去南河,能活命。”这句话也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也开始往南河走,试图寻找一线生机。
“这有什么奇怪的,估计是听说南河发生地震,不敢过来了呗。”伍国源咧着嘴说道。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只是...也未免太安静了点。”吴子平虽然同意,但心中还是有些疑惑。
在车外的班长孔兴文听到两人的声音,以为出了什么情况,转身回到车上。
“怎么了?有情况?”孔兴文询问道。
吴子平和伍国源摇摇头。
“没有什么情况,只是我觉得不对劲...”吴子平迟疑的开口。
这句话让孔兴文来了兴趣:“说说看,哪里不对劲。”
吴子平将自己的发现和盘托出,并解释道:“如果仅仅是没有百姓的话,有可能是因为地震不敢过来,但是如今整个山林里,连鸟兽的声音都没有,这情况显然不太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