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议和(1 / 2)

“两国有吉凶大事,须当互相遣使庆吊。每岁明朝馈清国金万两,银百万两,清国馈明人参千斤、貂皮千张。

清之满洲人、蒙古人、汉人,朝鲜人进入明境者须捕送于清,明之叛人进入清境者亦须捕送于明。

各君其国,以宁远双树铺中间土岭为明国界,以塔山为清国界,以连山为适中之地,进行互市贸易。”

在和谈结束后,皇太极又亲自为马绍愉等人设宴饯行,同时还向崇祯递交了一份他的亲笔信。

就这样,马绍愉带着议和的成果,回到了北京,并直接向陈新甲复命。

原本,陈新甲准备将马绍愉带回的议和内容,连同皇太极的那封亲笔书信,以密折的形式呈报崇祯,可由于陈新甲着急汇报发现没带。

“陛下,议和内容和皇太极的亲笔信已经带回,但由于臣出门过于匆忙,忘在家中,臣这就回去呈与陛下。”陈新甲面色有些尴尬的说道。

这时候两人还不知道,因为陈新甲的失误,命运将会给两人开一个大大的玩笑。

当然阴谋论一些的话,陈新甲此行为也可能是故意行事。

陈新甲府中。

陈新甲刚走,书办就如同过往一样,将陈新甲桌上的奏折收拾起来。

其中议和内容和皇太极的亲笔信,也被书办当做兵部的军事塘报,像往常一样直接交给了内阁之中。

陈新甲匆匆忙忙的回到府中,在桌上左找右找始终不见信件,便唤来书办询问。

“书办,我桌上的信件你可见到?”陈新甲疑惑的问道。

“不知大人所言是何信件?”书办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那是...那就是一封普通的信件,你到底见没见到?”陈新甲不敢透露,言辞模糊的说道。

书办思考一下回道:“大人,我已将所有信件收起。”

陈新甲大喜:“在哪里,快快拿与我。”

“大人,我将它们全部交给了内阁,此时只怕阁老们已经开始批奏了。”书办骄傲的看着陈新甲说道。

陈新甲闻言像是被一道天雷轰在头顶,整个人有些头晕目眩起来。

“那...那是...你...我...”陈新甲捂着心脏,跌倒在椅子上:“竖子...误我啊!”

暂不提陈新甲的惊慌,内阁的几位大臣此时已经跳起来了。

“这是谁的奏折!我大明怎可与建奴议和!这有违祖宗章程!”

魏照乘拿起陈新甲的信件一看,惊得从椅子上忽的站起。

谢升是知道此事的,但他这个时候哪里敢说话。

其他几位阁老也赶紧围过来,几人开始一同翻找起来,不一会皇太极的亲笔信就被几人看在眼里。

“胡闹!胡闹!怎敢如此!”蒋德璟大叫道。

“好你个陈新甲,通敌叛国!罪不容诛!”黄景昉也跟着喊道。

陈演看完后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即说道:“去找陛下!请陛下彻查此事!”

“同去,同去!”周延儒附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