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在接到华夏军将南河拿下的消息后,立刻火冒三丈。
“啪—!”
崇祯愤怒的把军报扔在地上。
“阁老看看吧!本以为左良玉能顶住华夏军的攻势,可他竟然擅自逃窜,将彰德府拱手相让,此罪不可饶恕!”
内阁首辅周延儒捡起军报。
“陛下,左良玉此人应当严惩,不过左良玉手下的十万兵马陛下打算让何人接替?”
这句话问的崇祯一愣,在脑海中踅摸了一圈,似乎是没有别的人可以用了。
杨文岳和虎大威倒是可以,但他们本就是总兵,手下数万兵马,再将左良玉的十万兵马让他们掌管。
以崇祯那充满猜疑的脑子,断然是不会做这种决定。
“难道就放任不管吗?如此朝廷威仪何在?朕又的脸面又何在?”崇祯快气炸了,大声吼道。
周延儒微微一笑。
“陛下,可连降三级,令左良玉戴罪立功。
中原腹地已丢,如果华夏军北上,一路将再无关隘可防,陛下需再调杨文岳和虎大威与左良玉合兵一处,以防备华夏军。
如此我大明京师安矣。”
周延儒的一番话可谓狗屁不是,一个毫不知兵的文臣还献策起怎么打仗了,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而且周延儒当内阁首辅,他凭什么?他有什么本事当首辅。
周延儒在万历四十一年高中状元,时年仅24岁,从这一点上来说,他算是一个天才。
但他中状元后,一直在朝廷中枢任职,随后两次当上首辅都是踩着东林党上位的。
他本人不说是个花架子,但也差不了多少,除了党争的经验,其他治理地方的经验或者带兵的经验都无。
就这样一个人能够两次当上首辅,可见崇祯的本事。
知人善任,崇祯皇帝是一项都没有落实过。
“陛下,另有一事,关外的建奴也不安分起来,朝廷需要大力防备,此时实在不是再起兵戈之机。”周延儒拱手说道。
崇祯沉默良久后,深深吐了一口气,有些疲倦的说道。
“周阁老说的是,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周延儒行礼出了房间。
还没等崇祯缓口气,内监便传话说陈新甲要面见陛下,崇祯让王承恩将陈新甲带入房间。
刚一进门,陈新甲就扑通跪下。
还没等他说话,崇祯直接开口道:“陈尚书,建奴议和一事办的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