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姐苦涩地扯了扯嘴角:“皇上本就没想着瞒。今日一早,慈宁宫就派人将皇后传去训话了。”她顿了顿,声音更低,“看那架势,老祖宗是动了真怒。”
敬嫔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这可真是麻烦了!太皇太后亲自过问……那,那咱们眼下,可有什么能帮衬娘娘的地方?总不能眼睁睁看着……”
圆姐摇了摇头,眼中是深深的无力:“她方才已经下了懿旨,说我言语无状,冲撞于她,罚我抄经二十遍,静思己过……非她传召,不得再踏入坤宁宫半步。”她抬起眼,看向敬嫔,声音带着哽咽,“姐姐,她这是把我从这浑水里,硬生生摘出去啊!”
敬嫔瞬间明白了桑宁的用意,心中又是感慨又是酸楚。在这危急关头,皇后宁愿自断臂膀,也要保全安嫔,这份姐妹情深,在这后宫显得尤为珍贵,却也尤为悲壮。
“娘娘她……这是把所有的风险都自己扛了。”敬嫔叹息道,眉头紧锁,“可她把自己摘得这样干净,她自己可如何是好?独自面对皇上和太皇太后的怒火……”
圆姐何尝不担心这一点?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分析道:“事已至此,她既已划清界限,我若再贸然行动,只怕会更添乱子,辜负她一片苦心。眼下只能先看看皇上的态度了。看看经过太皇太后训诫之后,皇上是会继续追究,还是……冷处理。”
敬嫔点了点头,知道这是目前最稳妥的选择。帝心难测,尤其是在涉及帝王尊严和皇后如此忤逆的行为时,谁也无法预料皇帝会如何裁决。
“那也只好如此了。”敬嫔握住圆姐的手,给予无声的支持,“妹妹你也先别太着急,保重身子要紧。抄经便抄经,正好静心。坤宁宫那边……我虽不便明着去探望,但会让人悄悄留意着动向,一有消息,立刻告诉你。”
圆姐反握住敬嫔的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寒冷而艰难的时刻,这份盟友之情显得格外珍贵:“谢谢你,敬嫔姐姐。”
“说什么谢不谢的。”敬嫔拍了拍她的手背,“咱们啊,都得稳住了,才能盼着雨过天晴。”
两人又低声商议了几句,敬嫔便起身告辞,让圆姐好好休息。殿内再次恢复了寂静,圆姐独自坐在暖榻上,目光落在窗外依旧阴沉的天空上。
桑宁独自一人被困在那里,而她自己,被妹妹强行推开,除了等待和祈祷,似乎什么也做不了。
这种无力感,比任何明枪暗箭都更让她感到煎熬。她只能拿起笔,一遍遍地抄写那些枯燥的宫规戒条,试图在笔墨间平复内心的惊涛骇浪,也等待着那最终落下的判决。
而永和宫外,关于帝后失和、皇后触怒圣颜的流言,已然如同春末的微风,悄无声息地,开始在后宫的每一个角落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