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封号不妥,皇上所选,字字珠玑,臣妾唯有感念。”圆姐抬起头,目光澄澈而冷静,话语却如冷水浇下,“只是皇上,臣妾乃汉军旗出身,蒙天恩得以侍奉御前,已是殊荣。如今宁儿初登后位,根基未稳,若立两位妃位,一位是皇上母族表妹,家世显赫;另一位却是皇后族姐,出身汉军旗……此举,恐令前朝后宫非议皇后任人唯亲,于宁儿声望有损。此为其一。”
她微微停顿,见玄烨神色凝肃起来,知他已听入心中,才继续道:“其二,后宫位份,如同前朝官阶,需得留有余地。若伊始便封二妃,日后宫中姐妹,若有谁诞育皇嗣,或立下功劳,皇上欲行封赏,却无高位可晋,届时是让旧妃挪位,还是让有功者屈居人下?两难之下,岂非让皇上为难?也让宁儿这皇后难做,施恩之时,徒增掣肘。”
她的话语条理分明,字字句句都站在玄烨和桑宁的立场考量,听得桑宁眼圈发红,又是感动又是着急,纤纤玉指绞着帕子,却一时不知如何反驳。
玄烨深邃的目光落在圆姐身上,带着审视,更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激赏。他沉默了片刻,方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你思虑得,总是这般周全……竟连朕日后可能遇到的难处,都想到了。”他轻轻叹了口气,“所以,你的意思是?”
“臣妾斗胆,恳请皇上收回成命。”圆姐深深叩首,“妃位,暂只设佟妹妹一人即可。臣妾愿居嫔位,为后宫姐妹做个表率。如此,既全了皇上对母族的情谊,也堵了悠悠众口,更为宁儿立威施恩留足了余地。臣妾身为皇后至亲,率先谦抑,旁人自然也无话可说,更能彰显宁儿治理后宫,公正无私。”
殿内一时寂静,只听得见冰鉴中冰块融化的细微声响,以及窗外愈发聒噪的蝉鸣。
玄烨凝视着跪伏在地的圆姐,她那纤细却挺直的背脊,仿佛承载着不为外人所知的重量。他亲自俯身,将她扶起,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指尖的轻颤。
“起来吧。”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有怜惜,有赞叹,更有帝王对能臣的倚重,“圆姐儿,你这份心……朕与桑宁,都记下了。”
他转向一旁已是泪光点点的桑宁,温声道:“皇后,你觉得呢?”
桑宁用力点头,哽咽道:“姐姐处处为我着想……我都听姐姐的!”
玄烨深吸一口气,终于做出了决断:“好!既然如此,便依你所言。朕封你为……‘安嫔’。安者,静好、妥帖之意。愿你入主永和宫,为朕与皇后,安定这后宫一隅。”
“安嫔……”圆姐轻声重复着这个封号,再次敛衽行礼,这一次,是全然的心安与臣服,“臣妾,谢皇上、皇后娘娘恩典。”
尘埃落定。圆姐用主动放弃的妃位,为桑宁换来了更稳固的起点,也为自己的未来,铺就了一条看似谦退、实则更显智慧与分量的道路。
那“安”字背后,是帝王的信任与托付,远比一个妃位更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