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梨园里 > 第38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第38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1 / 2)

永和宫内, 圆姐回来时,已是午后。桑宁正坐在西暖阁里,轻拍着已经睡熟的昭意格格。

“回来了?辛苦你看顾这皮猴子一下午。”圆姐放轻脚步走近,看着女儿恬静的睡颜,语气温柔。

桑宁抬起头,笑了笑,也压低声音:“姐姐哪里的话,昭昭乖得很,一点也不闹人,我这刚哄了一会儿,她就睡着了。”

圆姐在她身旁坐下,接过宫人奉上的温茶,呷了一口,才问道:“今日去慈宁宫,老祖宗可有说些什么?”

桑宁回想了一下,道:“也没多说什么,就是嘱咐我日后要踏实待在宫里,谨言慎行,莫要再惹是生非了。”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姐姐,我说句不该说的,我瞧着老祖宗那神色,虽然平和,但总觉得……她好像查到了那消息最初是我放出去的似的。”

圆姐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随即恢复自然,安慰道:“无妨。清者自清,既然此事已了,真相大白于天下,我们问心无愧,又何惧旁人如何揣测?再者说,如今连婉仪的阿玛额娘都亲口认下了‘自裁’这说法,旁人就更不会、也不敢再议论什么了。你且放宽心。”

桑宁叹了口气,眉宇间仍有一丝化不开的忧虑:“唉,希望如此吧。只是经此一事,我总觉得这宫里的水太深了。”

圆姐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而温暖:“傻丫头,有姐姐在呢。日后我们万事小心便是。你且记住,坤宁宫的位置,太皇太后既已属意于你,便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你如今最要紧的,就是安安分分,静待佳期。”

桑宁看着姐姐,心中稍安,点了点头。

桑宁的忧虑并非空穴来风。慈宁宫那头,太皇太后捻着佛珠,听完苏麻喇姑低声禀报桑宁下午来谢恩时的情状,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那丫头,眼神里藏着事。”太皇太后缓缓道,声音里听不出喜怒,“虽极力做出恭顺感激的模样,但那点不安和试探,瞒不过哀家。流言之事,只怕她脱不了干系。”

苏麻喇姑垂首:“主子圣明。只是如今此事已了,叶赫那拉家也认了,是否还要深究?”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水至清则无鱼。眼下不宜再起波澜。皇帝既然满意叶赫那拉家的‘识趣’,前朝也需要明珠这样的老臣稳着。敲打一下钮祜禄家,让她们知道哀家心里有数,安分守己便是。至于桑宁那丫头……”她顿了顿,“性子还需磨一磨,坤宁宫的位置,不是单靠家世和宠爱就能坐稳的。且看着吧。”

“是。”苏麻喇姑应道,明白主子这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维持着后宫微妙的平衡。

永和宫内, 圆姐安抚完桑宁,心中却并未完全放松。她深知太皇太后的厉害,那句“踏实待着”恐怕不仅仅是嘱咐,更是一种警告。她必须更加谨慎,同时也要想办法尽快消除太皇太后心中对桑宁的这点芥蒂。

“宁儿,”圆姐正色道,“这些日子,你除了日常给老祖宗请安,若无必要,少往慈宁宫去。多在宫里抄抄佛经,或者给昭昭做些针线,静静心。”

桑宁虽然有些不情愿,但也知道姐姐是为她好,点头应下:“我知道了,姐姐。”

“还有,”圆姐压低声音,“婉仪临死前跟你说的那些话,关于阿玛和你中毒的旧事,从此烂在肚子里,对谁都不要再提,连我也不要再说。此事牵连甚广,在未有确凿证据和万全把握之前,轻举妄动只会招来灭顶之灾。”

桑宁看着姐姐严肃的神情,心中一凛,郑重地点了点头:“我记下了,姐姐。”

圆姐看着她,心中叹息。她这个妹妹,聪明是聪明,却少了些隐忍和深谋远虑。如今她们姐妹在宫中看似风光,实则站在风口浪尖,一步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叶赫那拉府内, 表面的平静下,是压抑的悲痛与暗涌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