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玄行天下 > 第80章 试剑利本初歧董

第80章 试剑利本初歧董(2 / 2)

简宇缓缓起身,目光深邃:“董卓势大,硬拼非良策。豫州虽乱,却是立足之地。传令全军,即刻开拔赴任。”

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东行,旌旗蔽空。简宇骑在乌云驹上,霸王枪横在马鞍旁。他回头望了一眼雒阳城楼,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董卓……”他轻声自语,“待我经营豫州,必率大军回来与你清算!”

沿途百姓夹道相送,纷纷高呼:“简将军保重!还望将军早日回师啊!”

简宇在马上拱手还礼,心中更加坚定了经营豫州的决心。

随着丁原身死,简宇离开,董卓彻底掌控了雒阳。他每日出入宫廷,侍卫皆换成了西凉亲兵。小皇帝刘辩见了他都战战兢兢,文武百官更是噤若寒蝉。

这日,董卓在德阳殿召集群臣。他端坐龙椅旁的特设座椅上,睥睨着殿下百官。

“今日召集诸位,是要宣布几项任命。”董卓声音洪亮,震得殿宇回响,“我自领前将军事,总揽全国兵权。”

殿下百官面面相觑,却无人敢出声反对。

董卓继续道:“再封吾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统领京师卫戍。”

董旻出列谢恩,他身材肥胖,满脸横肉,与董卓有七分相似。

“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负责雒阳防务。”董卓继续下令。

吕布身着金甲,大步出列:“布谢恩!”他声音铿锵,目光扫过群臣,带着几分挑衅。

退朝后,董卓在相府大摆宴席。西凉将领开怀畅饮,歌舞喧嚣。董卓搂着美貌歌姬,举杯高呼:“从今日起,这大汉天下,就是我西凉军的天下!”

李儒凑近低语:“主公,虽然大权在握,但还需小心袁氏、杨氏等世家大族。”

董卓冷笑:“他们若敢不从,就让吕布去‘拜访’他们!”

与此同时,吕布正在巡视城防。他骑着赤兔马,所到之处,百姓纷纷避让。昔日的“飞将”如今成了董卓的爪牙,令人唏嘘。

“报告将军,”亲兵低声报告,“袁绍今日称病未朝。”

吕布眼中寒光一闪:“继续监视。若有异动,格杀勿论。”

似此这般,雒阳城内,人人自危。

董卓权势日益庞大,野心也进一步膨胀。

这日,他高坐于雒阳皇宫德阳殿的龙椅之上,金丝蟠龙纹的华服在殿内摇曳的烛火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微微眯起那双三角眼,扫视着殿下跪伏的群臣,嘴角勾起一抹志得意满却又隐隐透着贪婪的笑意。

如今,丁原已死,简宇东去,这雒阳城,乃至整个天下,似乎都已在他的掌控之中,但董卓心中的欲望却如野草般疯狂生长,他渴望的不仅仅是这眼前的权势,还有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尊荣。

退朝之后,董卓怒气冲冲地回到了自己的府邸。这座府邸原本是何进的宅邸,如今被董卓占据后,经过一番改造,变得更加宏伟壮观。府邸的大门敞开着,两旁站着威风凛凛的西凉士兵,他们手持长枪,眼神警惕地注视着进出的人群。

董卓怒气冲冲地走进书房,一屁股坐在那张宽大的紫檀木椅上。他双手用力地揉搓着自己的下巴,脸上的肥肉随着他的动作不停地抖动着。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不安,心中不断地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大丈夫立于世间,当享尽世间荣华富贵,这天下迟早都是我的,可这皇位……唉!”董卓喃喃自语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是从地狱深处传来的声音。

就在董卓陷入沉思之时,李儒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书房。李儒身着一袭黑色的长袍,头戴黑色的方巾,手握一柄绝技扇,面容白皙而清瘦,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和睿智。他是董卓的女婿,也是董卓的首席谋士,一直以来,都为董卓出谋划策,深得董卓的信任。

“主公,为何如此烦恼?”李儒微微躬身,轻声问道。

董卓抬起头,看着李儒,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他将心中的想法,一股脑地告诉了李儒,并对李儒说道:“文优啊,如今,这雒阳城,已尽在我的掌控之中,可这皇帝太过懦弱无能,根本无法成就我董卓的大业。我想要废了这个皇帝,另立陈留王为帝,可又担心这朝中大臣们不服,你可有良策?”

李儒听了董卓的话,微微眯起眼睛,顿时陷入了沉思。他知道,废立皇帝乃是国家的大事,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天下大乱。但如果成功了,董卓的权势将会更加稳固,他也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主公,此事确实非同小可。不过,依我之见,主公可以早定废立之计。如今这朝中大臣们虽然心中各有想法,但却都畏惧主公的权势。主公可以在省中设宴,会集公卿,然后在宴会上宣布废立之事。同时,令吕布将甲士千馀,侍卫左右,以确保主公的安全。”李儒缓缓地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仿佛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董卓听了李儒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的光芒。他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思考着李儒的建议。过了一会儿,他停下脚步,看着李儒,大喜道:“文优,你的建议甚好。就这么办!我倒要看看,这朝中大臣们谁敢不听我的话!”

于是,董卓立刻下令,让手下人准备在省中设宴,邀请朝中公卿前来赴宴。同时,他让吕布挑选了千余名精锐的甲士,让他们在宴会现场侍卫左右,以确保自己的安全。吕布立刻照办,一切都准备完毕。

省中大殿内,灯火辉煌如白昼。一百零八盏青铜宫灯悬于殿顶,将殿内照得通明,却驱散不了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与压抑。大殿呈长方形,地面由青石铺就,光洁而又冰冷。四周的墙壁上挂着历代先帝的画像,画中帝王们神情威严,仿佛在默默注视着这场即将掀起轩然大波的宴会。

董卓高坐于主位之上,那是一把用千年紫檀木雕琢而成的龙椅,椅背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彰显着他至高无上的地位。他身着一袭玄色蟒袍,上面用金线绣着张牙舞爪的龙纹,蟒袍的领口和袖口镶嵌着黑色的貂皮,更增添了几分奢华与霸气。

外罩一件黑色的软甲,软甲上隐隐散发着金属的光泽,显示出他时刻准备着动用武力的决心。他的脸上横肉堆积,三角眼闪烁着凶狠的光芒,一双眼睛如同饿狼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他微微抬起头,下巴微微上扬,那姿态仿佛他就是这天下之主,所有人都要对他俯首称臣。

百官们依次坐在两侧的席位上,他们的脸上大多带着惶恐与不安。大殿内摆放着一张张精美的紫檀木桌案,桌案上摆满了美酒佳肴,有香气扑鼻的烤乳猪、鲜嫩可口的清蒸鲈鱼、色泽诱人的红烧熊掌,还有各种珍馐美馔。然而,这些美食此刻却无人有心品尝,官员们的目光时不时地偷瞄着主位上的董卓,心中忐忑不安。

酒过三巡,殿内的气氛逐渐变得凝重起来。董卓缓缓站起身来,他那庞大的身躯在宽大的龙袍包裹下显得更加臃肿。他迈着沉稳而又威严的步伐,走到了大殿的中央。他双手按在腰间的宝剑剑柄上,那把宝剑剑身闪烁着寒光,剑柄上镶嵌着一颗巨大的红宝石,在灯光的映照下格外耀眼。

董卓微微抬起头,目光扫视着殿下的群臣,他的声音低沉而又洪亮,如同洪钟一般在殿内回荡:“诸位,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和轻蔑,仿佛在嘲笑当今皇帝的无能。

百官们听到董卓的话,顿时面面相觑,殿内一片寂静,仿佛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他们的心中都明白,董卓这是要说出那件震惊天下的大事。

董卓继续说道:“吾将依伊尹、霍光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他的语气坚定而又不容置疑,仿佛他已经决定了这天下大势。“有不从者,斩!”最后四个字,董卓说得斩钉截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杀气,仿佛要将所有反对他的人斩尽杀绝。

董卓的话音刚落,殿内顿时一片哗然。百官们纷纷站起身来,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惶恐和不安的神情。有的官员脸色苍白,双腿不停地颤抖着;有的官员瞪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的官员则低下头,不敢与董卓的目光对视。

太傅袁隗站在百官之首,他的脸上露出了忧虑的神情。他深知董卓的为人,知道董卓一旦决定的事情,就很难改变。他想要站出来说些什么,但看到董卓那凶狠的眼神和周围西凉士兵那冰冷的目光,他又犹豫了。

殿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发一场大火。官员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和无奈,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董卓的这一决定。

就在这时,中军校尉袁绍猛地站起身来。他身着一袭官袍,腰佩思召剑,显得格外潇洒和英俊。他的面容英俊,剑眉星目,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定和正义的光芒。他大步走到了大殿的中央,站在董卓的面前。

袁绍微微抬起头,目光直视着董卓,他的声音清脆而又响亮,如同洪钟一般在殿内回荡:“当今朝廷初定,召尔等入京,以为辅佐天子,安定庶民。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愤怒和不甘,仿佛在指责董卓的倒行逆施。

袁绍继续说道:“而你,却几次三番,妄议废嫡长而立庶,汝岂不是蓄意谋反吗?”他的语气强硬而又坚定,仿佛在向董卓宣战。

董卓听到袁绍的话,顿时勃然大怒。他的脸色变得铁青,三角眼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大,脸上的横肉不停地颤抖着。他猛地拔出腰间的宝剑,剑身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

董卓大吼道:“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他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在殿内炸响,仿佛要将整个大殿震塌。

袁绍听到董卓的话,毫不畏惧,冷笑一声,令董卓气得发抖。随后,他拱手而立,向朝堂之上的所有人大声说道:“哼!天下之事,在皇帝,在诸位忠臣!”他的眼神之中透露出一股蔑视和嘲讽,仿佛在嘲笑董卓的狂妄自大。

袁绍转而看向董卓,继续轻蔑地说道:“你?哼!只不过是一篡逆之辈!又待怎样!”他的语气强硬而又坚定,在向董卓宣告,他袁绍,不会屈服于董卓的淫威。

董卓听到袁绍的话,怒火中烧。他的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大,脸上的横肉不停地颤抖着。他猛地拍案而起,向前迈了一大步,将宝剑拔出,迅速举过头顶,大吼道:“尔要试试我宝剑,是否锋利吗?”

袁绍听到董卓的话,却毫无惧色。他也猛地拔出腰间的思召剑,思召剑出鞘的瞬间,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袁绍随后剑指董卓,大喝一声曰:“汝剑利,吾剑亦未尝不利!”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殿内回荡,仿佛要将董卓的气势压下去。两个在筵上对敌,杀气腾腾。正是:

国贼按剑嗔雷动,本初横缨傲骨铮。

欲知袁绍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