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玄行天下 > 第74章 风云再起京城乱

第74章 风云再起京城乱(2 / 2)

蹇硕将计划又说了一遍。郭胜听罢,面色不变,心中却已翻江倒海。他是何进同郡人,何太后与何进的贵幸,都有他出力的地方。此刻面临抉择,他心中已有了打算。

“蹇公此计大妙。”郭胜假意赞同,“然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今日已晚,不若明日再详谈?”

蹇硕不疑有他,点头应允。

待众人散去,郭胜立即悄悄前往大将军府,将蹇硕的密谋全盘告知何进。

何进听罢又惊又怒:“好个蹇硕!本将军还未动手,他倒先来了!”

郭胜献计:“大将军可引诱诸常侍共同诛杀蹇硕。我愿从中周旋。”

何进大喜:“若成此事,必不忘郭常侍之功!”

次日,何进借议事之名,召集中常侍们到百郡邸。张让、赵忠、宋典等人心怀忐忑,不知何进意欲何为。

“诸位皆知,蹇硕谋逆,欲害本将军。”何进开门见山,“本将军欲诛此獠,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有人犹豫道:“蹇硕是先帝所置,所曾倚仗之人,不能诛杀。”

郭胜立即反驳:“大将军是我所成就的,怎么会出问题呢?可以听任他。”

就这样,在郭胜的鼓动和何进的威压下,中常侍们最终达成共识,同意协助何进诛杀蹇硕。

数日后,在宦官的帮助下,何进命卫将军简宇率京师禁军,突然包围蹇硕府邸。蹇硕措手不及,虽率人奋力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被生擒。

天牢中,蹇硕披头散发,镣铐加身,早已不见往日威风。何进亲自来到牢房,冷眼看着这个曾经的对手。

“蹇硕,你也有今日!”何进冷笑道。

蹇硕抬起头,眼中满是怨毒:“何屠户,你莫要得意!诛杀我等,必遭报应!”

何进大怒:“死到临头还敢嘴硬!来人,立即处决!”

蹇硕被拖出牢房时,突然放声大笑:“何进!我在黄泉路上等你!我敢笃定,你绝对活不过今年!”

刀光闪过,一代权宦就此殒命。何进接管了蹇硕的兵权,权势更盛。

然而蹇硕的诅咒仿佛一个不祥的预兆,笼罩在洛阳城上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何进除掉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却不知道自己也正在慢慢地走向死亡的陷阱。

雒阳城的盛夏,空气中弥漫着不安与躁动。皇宫深处,长乐宫内,何太后与她的母亲舞阳君正在密谈。殿内熏香袅袅,却掩不住两人眉宇间的忧虑。

“母亲,兄长他执意要诛尽宦官,这可如何是好?”何太后轻抚额角,声音中带着疲惫,“宦官统领禁省,是汉家百年旧制,岂能说废就废?”

舞阳君闻言,叹了口气,眼角皱纹更深了几分:“你兄长,也是在为大汉社稷着想。只是……这些年来,宫中诸常侍待我们何家不薄。就说那张让,当年若不是他在先帝面前为你美言,辩儿能否被立为太子,都犹未可知。”

何太后默然。她想起那些宦官们给她送来的奇珍异宝,想起他们在先帝面前为何家说的好话,心中越发的矛盾起来。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董太后的怒骂声由远及近:“何氏!你给我出来!”

何太后眉头一皱,起身迎了出去。只见董太后在宫女的簇拥下,怒气冲冲地站在殿前,那张保养得宜的脸上因愤怒而扭曲。由于蹇硕被杀,她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朝臣纷纷投向何氏。

“何事如此动怒?”何太后强压不快,淡淡问道。

董太后指着她的鼻子骂道:“你这么强横跋扈,不就是依仗你哥哥的权势吗?我现在告诉你,让我侄儿砍断大将军的头,易如反掌!”

何太后闻言,面色骤变:“太后慎言!这等大逆不道的话……”

“慎言?”董太后冷笑,“你们何家屠户出身,靠女人得势,如今倒要骑到老身头上了!别忘了,协儿才是先帝最爱的皇子!”

何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却强自镇定:“送太后回宫歇息。”

待董太后离去,何太后立即召来心腹:“速去告大将军,董太后欲害他性命。”

大将军府内,何进得知董太后的威胁,勃然大怒:“好个董氏!本将军尚未动手,她倒先来!”

袁绍趁机进言:“大将军,董氏与董重勾结,又有宦官支持,不先发制人,必为后患。”

何进沉吟片刻,眼中闪过狠厉之色:“本初所言极是。立即联络三公及何苗,上奏弹劾董太后!”

次日朝会,以何进为首的朝臣联名上奏,指控董太后唆使故中常侍夏恽、永乐太仆封谞等互相勾结州郡,剥夺所在居处珍宝货赂,悉数归入永乐宫。

少帝刘辩坐在龙椅上,不知所措地看着何太后。何太后冷声道:“依汉制,蕃后不得留居京师。着董太后即日迁返河间封国!”

诏书一下,何进立即派兵包围骠骑将军府。董重自知不敌,就在府中自刎身亡。何进为了笼络简宇,加封他为骠骑将军。董太后闻讯,气急攻心,一病不起,数日后薨逝。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袁绍再劝何进:“大将军,今董氏已除,当诛灭宦官,清君侧!”

何进却犹豫起来:“可太后那……”

袁绍急切道:“窦武前车之鉴不远!当时,窦太后也不同意诛杀宦官,结果如何?窦武全家被杀,宦官权势更盛!大将军不可重蹈覆辙!”

何进被说动,入宫面见何后。可无论他如何劝,何后始终不同意:“宦官统领禁省,是汉家旧制。且先帝刚逝,我怎能与士人共事?此事休要再提!”

何进无奈,只得退而求其次,只诛杀宦官首领。但袁绍坚持要尽诛宦官:“宦官亲近皇上,出入号令,若不尽除,必为后患!”

在何进犹豫不决时,舞阳君和何苗收到了宦官们送来的重礼。

“进儿,宫中诸常侍,待我们何家不满,何必赶尽杀绝?”舞阳君劝道。

“兄长,我们从南阳来时,不过一介屠户。能有今日富贵,全赖宫中提携。还是与宫中保持友好为妙。”何苗也劝说道。

何进本就优柔寡断,经此一说,更加迟疑。

袁绍见状,心生一计,道:“大将军若担心太后不允,可召四方猛将引兵入京,以兵势胁迫太后。”

何进觉得此计甚妙,当即下令:召前将军董卓驻关中上林苑,命府掾王匡征发泰山郡强弩手,调东郡太守桥瑁驻城皋,令武猛都尉丁原率兵进逼河内……

消息传出,典军校尉曹操闻之大笑:“阉竖之官,古今宜有。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召外兵?此事必败!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何进大怒曰:“孟德亦怀私意耶?”曹操退曰:“乱天下者,必进也。”何进乃暗差使命赍密诏,星夜往各镇去。

主簿陈琳知道消息后,也急忙前来劝谏:“《易》称‘鹿放走了,就不可捕得了。’俗话说:‘蒙着眼睛捕雀。’微小的东西,尚且不能用得志来欺骗它,何况国家大事,岂可用诈来取得呢。现在将军总皇威,掌握兵权,龙骧虎步,或高或下,全在您的心中。这好比烧着火炉子燎毛发,有什么为难?合于道,违于经,为天人所顺。反抛弃利器,寻找外援。大兵集合起来,强的为雄,这是所说的干戈倒拿,把柄给别人,功决不成,徒徒地成为乱恶的台阶!”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但何进不听。卢植、郑泰等老臣也纷纷劝阻,认为董卓凶悍难制,必生后患,何进仍一意孤行,郑泰、卢植皆弃官而去。

眼看事情就要成了,可是,弟弟何苗又对何进说:“开始我们一路从南阳来,都因贫贱,依靠宫中获得贵富。国家的事,也不容易!倒了的水不可收回的,应当好好考虑,应与宫中保持友好。”

何进的意思更加狐疑。袁绍担心何进改变主意,于是威胁他说:“互相结合的形势已经露出来了,事情不办,就要发生变故,将军还等待什么,为什么不早决定呢?”何进于是用袁绍为司隶校尉,持符节,专命击断;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

何进指使袁绍派洛阳方略武吏监视宦官,并令袁术选拔二百名温厚虎贲准备进宫中,以取代原来那些持兵执刃把守宫门的黄门侍者。袁绍使董卓等驰驱驿上,准备进兵平乐观。何太后害怕起来,罢退全体小黄门,使还里舍,只留何进平素亲近的人,守卫省中。

八月,闷热中透着一丝血腥。长乐宫外,青琐门下,简宇率领的精兵肃立如林,刀枪在烈日下闪着寒光。宫墙内外,一场决定帝国命运的博弈正在悄然展开。

宫墙内,嘉德殿旁的偏殿中,张让、段珪等十常侍齐聚一堂,人人面色凝重。窗外隐约可见简宇军队的旌旗,每个人的心头都压着一块巨石。

“我听闻外兵已至京师,此必何进之谋也。”赵忠声音发颤,手中的茶盏微微晃动,“我等若不先下手,皆灭族矣!”

段珪猛地站起,在殿中来回踱步:“何进这个屠沽小儿,我等助他兄妹获得荣华富贵,如今竟要赶尽杀绝!”

张让沉默良久,缓缓抬头,眼中闪过决绝之色:“事已至此,唯有破釜沉舟。先伏刀斧手于嘉德门内,我等去求见太后。”

计议已定,张让等人整了整衣冠,带着众宦官前往何太后寝宫。

何太后正在翻阅奏章,见众宦官神色慌张地进来,不禁皱眉:“尔等何事惊慌?”

张让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娘娘救命!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

何太后将信将疑:“大将军岂会如此?尔等可诣大将军府谢罪。”

段珪叩首道:“若到相府,骨肉齑粉矣!望娘娘宣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

何太后见众人哭得凄惨,心肠一软:“既如此,我便下诏,宣大将军入宫。”

大将军府内,何进接到太后诏书,当即就要起身入宫。

主簿陈琳急忙劝阻:“大将军万万不可!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

何进不以为然:“太后召我,有何祸事?”

袁绍上前一步,神色凝重:“今谋已泄,事已露,将军尚欲入宫耶?”

曹操沉吟道:“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

何进哈哈大笑,拍了拍曹操的肩膀:“此小儿之见也。吾掌天下之权,十常侍敢待如何?”

袁绍见劝不住,便道:“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

于是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命袁术率领,布列青琐门外。袁术全身披挂,手持宝剑,在宫门外来回巡视,如同一头警惕的猎豹。

何进在袁绍、曹操的护送下,来到长乐宫前。黄门侍者传出懿旨:“太后特宣大将军,馀人不许辄入。”

袁绍、曹操被拦在宫门外,只能眼睁睁看着何进昂然直入。

“本初,我心中不安。”曹操低声道,手按剑柄,“宫中气氛诡异。”

袁绍眉头紧锁:“我已令公路严加戒备,若有异动,立即杀入宫中。”

何进大步走入宫门,浑然不知自己正步入死亡陷阱。嘉德殿前,张让、段珪迎出,笑容可掬,眼中却藏着杀机。

“大将军请,太后已在殿中等候。”张让躬身引路。

何进正要迈入殿门,忽见左右涌出数十名刀斧手,将他团团围住。宫门轰然关闭。

“尔等这是何意?”何进大惊失色,手按剑柄。

张让厉声喝道:“董后何罪,妄以鸩死?国母丧葬,托疾不出!汝本屠沽小辈,我等荐之天子,以致荣贵;不思报效,欲相谋害!汝言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

何进慌急,四顾寻出路,但宫门尽闭,无路可逃。伏甲齐出,刀光剑影中,尚方监渠穆拔剑猛劈,将何进砍为两段。

鲜血溅满嘉德殿前的白玉石阶,何进双目圆睁,似乎至死不敢相信自己竟会命丧于此。

张让喘着粗气,看着何进的尸体,冷冷道:“将首级割下,掷出宫外。”

宫门外,袁绍久不见何进出,心中焦躁,于宫门外大叫:“请将军上车!”

忽然,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从宫墙上掷出,滚落在地。张让的声音从墙内传来:“何进谋反,已伏诛矣。其馀胁从,尽皆赦宥。”

众人骇然。袁绍俯身拾起何进的首级,只见那双目圆睁,满脸惊愕。正是:

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受剑锋。

欲知袁绍等人作何反应,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