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磨合中的星光(1 / 2)

与陆氏集团的合作框架确定后,“归晚”工作室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仪器,开始了高速运转。林晚意几乎以工作室为家,带领着团队日夜不停地打磨“新生”系列最终上市的每一个细节:从产品包装的质感,到宣传册的文案措辞,再到与陆氏市场部对接的流程梳理。压力如山,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充满希望的光芒。

陆寒州遵守了他的承诺,并未过多干涉具体事务,但合作的纽带已然建立,联系自然而然地变得频繁。有时是他的助理打来电话,传达陆氏渠道方的一些具体要求;有时是林晚意这边遇到需要协调的资源,直接向他的私人邮箱发送邮件。他回复邮件的速度总是很快,言语简洁,指令清晰,效率极高。

在这公事公办的往来中,一些细微的、超出合作范畴的互动,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圈圈涟漪。

这天晚上十点多,林晚意还在办公室里核对即将送厂量产的最后一批设计图。团队成员都已下班,偌大的空间里只剩下她桌前一盏孤灯,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

手机屏幕亮起,是陆寒州的短信。

「还在工作室?」

林晚意有些意外,回复:「嗯,核对最后一批图纸。陆总还没休息?」

「刚结束一个跨国会议。」他回得很快,随即又发来一条,「注意劳逸结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很寻常的一句关心,从他那样一个冷峻寡言的人那里发来,却带着一种不一样的温度。林晚意看着那行字,指尖在微凉的屏幕上轻轻摩挲了一下,一天的疲惫似乎都消散了些许。

「谢谢,快好了。」她回道,后面跟了一个表示“oK”的小表情。

过了大约半小时,当她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内线电话突然响了。是楼下前台。

“林总,有一位陆先生派人送来的夜宵,您看……”

林晚意一愣,心里泛起一丝复杂的暖流。她下楼,从前台那里接过一个精致的保温袋,里面是一盅还带着温热的燕窝羹和几样清淡的点心。没有卡片,但送东西的人是谁,不言而喻。

她提着保温袋回到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坐在尚且温热的电脑椅前,慢慢吃着那碗清甜滋润的羹汤。一种被人默默记挂、细心关怀的感觉,悄然包裹住她。这种感觉,在她前世的记忆里,是彻头彻尾的奢侈品。她习惯于付出,习惯于被索取,却很少体验过这种不掺杂任何功利目的的、纯粹的关怀。

几天后,陆氏市场部组织了第一次正式的联合项目推进会。会议在陆氏集团进行,林晚意带着老周和小敏参加。会议由陆氏的市场总监主持,陆寒州并未露面。

会议进行得并不算十分顺利。陆氏方面负责渠道的经理是一位姓王的中年男人,态度有些倨傲,对“归晚”这样一个初创品牌明显带着轻视,言语间多次强调陆氏渠道的“高端”与“门槛”,对“新生”系列的一些个性化设计提出了近乎苛刻的修改意见,认为其“不够商业化”、“风险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