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缘斋”的顺利合作,如同给初生的“归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样品制作精良,甚至超出了林晚意的预期,那位未曾谋面的老师傅在电话里中气十足地说:“好东西,值得费工夫!” 这简单的认可,让她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团队士气也随之高涨。
首战告捷,但林晚意清楚,这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归晚”需要更广阔的天地,需要被更多人看见。而陆寒州之前提到的合作,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下一步。
这一次的会面,地点定在了陆氏集团总部大楼的顶层会议室。与之前在医院病房或她工作室的随意不同,这里充满了严谨、高效的商业气息。巨大的环形会议桌光可鉴人,落地窗外是俯瞰整个城市中心的壮阔景象。
林晚意刻意选择了一套剪裁利落的米白色西装套裙,长发挽起,淡妆修饰,既不失设计师的品味,又彰显出合作者的专业与郑重。当她带着初步拟定的合作方案,在老周的陪同下走进会议室时,陆寒州已经在了。
他坐在主位,肩部的固定带在挺括的深灰色西装下已不甚明显,只是脸色仍带着伤后初愈的些许苍白,但那双眼睛,锐利、深邃,掌控全局的气场丝毫未减。他身边坐着几位陆氏集团市场部和投资部的核心高管,气氛严肃。
“陆总,各位,上午好。”林晚意微微颔首,笑容得体,不卑不亢。
陆寒州的目光在她进门的那一刻便落在她身上,眼底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快的欣赏,随即恢复公事公办的平静。“林总,请坐。”
会议开始。林晚意站在投影前,清晰地阐述“归晚”的品牌理念、“新生”系列的设计灵感,以及对于未来市场的定位与分析。她的声音清晰而稳定,逻辑严密,对数据和市场趋势的引用信手拈来,完全不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创业者。那份从绝境中淬炼出的坚韧与冷静,此刻化作了令人信服的专业魅力。
陆寒州安静地听着,指尖偶尔轻轻点着桌面,不曾打断。他身边的高管们则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有些甚至颇为尖锐,涉及成本控制、产能规划、品牌差异化等现实问题。林晚意一一应对,坦诚之处不回避,核心优势则据理力争。老周在一旁适时补充细节,主次分明。
整个过程中,林晚意能感觉到那道沉静的目光始终跟随着她。那不是审视,更像是一种无声的评估与……支持。当她巧妙地回答完一个关于供应链风险的问题后,她下意识地看向陆寒州,恰好捕捉到他唇角那一闪而过的、几不可察的弧度。
那细微的表情,像一颗投入心湖的小石子,让她平静陈述的语调,几不可闻地顿了一下。
讨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陆寒州做了总结陈词,声音不高,却带着一锤定音的力量。
“‘归晚’的品牌价值与设计理念,与陆氏集团希望拓展的,更具人文精神和艺术性的消费市场方向契合。我同意初步的合作意向。”
他看向林晚意,目光相接,“陆氏会开放部分高端渠道资源,用于‘新生’系列的联名推广和销售试点。具体细节,由市场部与‘归晚’团队后续对接敲定。”
这意味着,“归晚”将借助陆氏这艘巨轮,获得一个极高的起步平台。
会议结束,高管们陆续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以及远远站在门边等待的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