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 > 第568章 谁还记得怎么吵架

第568章 谁还记得怎么吵架(1 / 2)

某日晌午,炊堂议事厅的窗棂被风撞得轻响。

阳光斜切进来,落在长桌上那本摊开的《粮册》上,墨迹未干,字字清晰如刀刻。

林晚儿站在主位前,指尖划过纸页,声音平稳:“北岭三灶存粮不足,拟从西渠调拨二十石米,十日内运达。”

堂下众人垂首,一片寂静。

片刻后,西北灶头——那个曾因一撮盐争执三天、敢当面摔碗的老汉,竟只低声道:“听统领安排。”

林晚儿眉心微跳,目光扫过一圈。

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温顺的笑,眼神却空得像晒干的井口。

她又提第二案:“东村麦收延迟,建议减配三成口粮。”

依旧无人异议。

她提高声线:“有人反对吗?”

静默。连呼吸都放轻了。

那一刻,她忽然想起张无忌蹲在灶前试火的模样——火舌明明烧得旺盛,可端出去的粥,却冷如冰窖。

现在她懂了,不是饭凉了,是人心不敢热起来。

会议散去,周芷若留下阿牛闲谈。

少年正抱着铜铃木架蹭墙角霉斑,见她问起分粮公不公平,挠了挠头,憨憨一笑:“公平啊,您们都说了算。”

“要是你觉得不对呢?”她追问。

阿牛愣住,手指停在半空,像是第一次听见这个问题。

他嘴唇动了动,终于小声说:“可大家都同意了……我一人不同意,岂不是搅局?”

周芷若心头一震,仿佛有根针扎进脊骨。

当晚,她伏案疾书,笔尖压出深深的痕:

“我们治好了饿,却可能害上了哑。”

信笺封好送去林晚儿手中时,夜已深。

与此同时,飞鹰组的密报送抵民议堂——近半月来,收到异议书信:零封。

而往年同期,平均逾三十。

林晚儿坐在灯下,指节发白。

她不信鬼神,但此刻,却觉得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正在吞噬这片新生的安宁。

它不靠刀兵,不施毒药,而是用“和谐”作茧,把人一层层裹进沉默的尸衣里。

次日清晨,她亲赴十村巡查。

每到一处,百姓谈及新政,皆朗声应道:“好得很!”“全凭您做主!”语气熟稔得如同背诵经文。

孩童跟着大人复述,连语调都不差分毫。

她在第三站停下脚步,看着一位老农低头捧碗,笑容标准得像画上去的。

“你觉得每月多领半斗米,够用吗?”她突然问。

老人一怔,随即点头:“够!太够了!感恩不尽!”

“我说错了吗?”她在一次大会上忽然抬高声音,“今后每人每月只能领三斤米!”

全场死寂。

没有惊呼,没有质疑,甚至连一丝皱眉都没有。

只有风吹动帐帘的窸窣声。

她几乎要以为自己疯了。

直到孙三娘猛地拍桌而起,嗓音炸裂如雷:“你疯啦?孩子正长身子!三斤米撑不过五天!”

满堂震惊,有人甚至后退两步,像是怕被这声音烫伤。

可林晚儿却笑了。眼底泛起久违的光。

“谢你骂我这一句——这才是活着的人该有的样子。”

她当即宣布新规:“凡议事,须有三人以上提出不同意见方可通过;无反对声,即视为无效。”

法令传出,震动四方。

孙三娘回到村里,并未立刻宣讲。

她只是在分饭时,故意少给村中懒汉李二半勺粥。

李二瞪眼:“凭啥?”

旁人连忙劝:“忍忍吧,都是为了大局。”

孙三娘却鼓掌大笑,笑声惊飞檐上麻雀:“好!终于有人不肯吞委屈了!”

她当众敲响铁锅三下,引得众人围拢:“从今往后,谁觉得分饭不公,可敲我家门前那口破锅三下,我给你评理。吵赢了,补饭;吵输了,请我喝酒。”

起初无人敢试。